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对话_佳肴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对话

第(2/3)页

而知,得罪了媒婆的刘氏,怎么可能还有好名声?

  可是刘氏却觉得,这样也挺好,至少她可以嫁一个真心待自己的人。而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归宿,稀里糊涂的就嫁了。

  刘氏这一等,就是好多年!

  她在赵家的时候,见过大宅院里后宅女人们过得日子是什么样的,那些女人看似活得风光,实则个个都有一把辛酸的泪。大夫人看着风光,手里权力一把抓,可是老爷的心就跟本不在她身上,那些个妾和通房,天天在她眼皮子底下转悠,明面上倒是不敢不敬,实则暗地里什么手段都敢耍。别人都当大夫人吃斋念佛是个好相与的,谁又能真正看透她那个人?再说那些个以色侍人的妾室,或是娇艳如花,或者柔情似水,一时风光,无限得意,可是谁能想到她们人后的日子是如何的黑暗和冰冷?

  刘氏见得多了,便暗暗嘱咐自己,无论如何不要走到那一步!所以在赵家的时候,她处处小心,事事循规蹈矩,平时都是躲着府里的男主子走。

  好歹被放出来了,刘氏就想着,自己要找一个真心待她的,穷也好,富也好,夫妻一心一意的,万事皆好。哪怕出了名声有损的事儿,她也没灰心,想着要是实在不行,以后就不嫁了,自己一个人在娘家呆着,秀花卖钱,帮家里做事,估计哥哥,嫂子们也不会有啥意见。

  刘氏万万没想到,自己能嫁到林家去。能找到林家这样的婆家,对她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了。林家人口简单,家风正,林父在世的时候,好歹也是个秀才。林家两兄弟都不是那种游手好闲,不肯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兄弟俩长得高高大大的,都很孝顺,特别是林儒升,还一直在读书,而且读的还不错,写得一手好字,将来没准就有出头的那一天也说不定呢?

  刘氏也没有啥太不实际的念头,她就盼着林儒升日后能中个秀才就好了。最起码以后种地就不用交税了,顶着秀才的名头,他以后可以找个教书的活儿,或者干脆在村子里开个私塾,给孩子们启蒙,挣些束脩过日子,也挺好。

  其实刘氏不知道的事,最开始的时候,李氏也是不同意她进门的。不冲别的,就冲刘氏的名声不好。这年头,女人的名声就是她们的命根子,名声有损的女人还想嫁人?简直痴人说梦。李氏也不是不开通的人,她就是觉得找媳妇得找个老实本分的,像邓氏那样,就挺好。家里头条件虽然一般,可是几代都是老实本份的人。刘氏呢?在府门里待过,李氏怕她心大,眼界高,自己儿子压不住她。

  不过后来见到刘氏后,李氏便改变了先前的看法。这个姑娘长得不算是十分出挑,但是很耐看,很文静的样子。最重要的是,李氏会看相,只要看看眉毛,就知道这个人是姑娘身子还是妇人身子,刘氏明显还是个黄花闺女,显然关于她的事儿,都是传言。

  人云亦云,三人成虎。要真说起来,这刘氏也是个命苦的人。

  李氏懂得体量别人的难处,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加上儿子又喜欢,最后才同意了。

  刘氏确实是个好的,进门以后,抢着干家里的活计,手巧,还能绣点东西帮补家里,最主要的是,给林家生了长孙,这可是最要紧的事了。

  当然这一切,刘氏和刘母并不知道。

  刘氏也知道刘母的忧心是有道理的。

  想要中秀才,得先读书。生计艰难,读书是件相当费钱的事儿,书本,笔墨,处处都要用钱。而且想进学,就得找靠谱的书院,像林儒升这个年纪,已经不适合再去启蒙的私塾了。

  不过这书院也不是谁想去都能去的。

  想到这儿,刘氏不由得唉叹了一声,也不知道自家男人在县里怎么样了。

  刘母一见刘氏这个表情,以为她还在生自己的气,不由处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