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刘氏_佳肴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三章 刘氏

第(3/3)页

邓母也不得不承认,李氏能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真的是没得挑。兄弟俩还没分家呢!不管是洗三,百天,只要是大伙随的份子,哪家不是老人收着东西?到时候也好还人情。可是李氏这个做法,真是,开明太多了。

  林氏觉得自己在这屋待着有些不合适,就道:“嫂子,你跟大娘说话,我出去瞧瞧去。”

  “哎。”

  林氏挑帘子出去了。

  “闺女,你婆婆是个好人啊。”琢磨了好半天,邓母只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邓氏点了点头,她跟她娘一样,都是有话憋在肚子里,不会说出来的那种嘴笨的人。不过她知道好歹,也知道日后自己该怎么做。

  再说刘氏,抱着壮壮回了屋,一脸的不高兴,现在屋里没有外人,她也不用端着了,可是心里的火气却怎么也降不下去。

  刘母一看闺女这样,就知道要坏事。说起来,她怕自己闺女这个事儿,也不是啥秘密了,不仅她怕,老刘家全家上下,谁都怕。

  为啥呢?

  每每一提起这个,刘母都要忍不住唉声叹气一回!当年这丫头才五岁,她大哥,二哥也不知道是冲撞了哪路的神仙,得了急病,眼瞅着就要咽气了。刘父和刘母急得呀,一宿的工夫头发都白了一半儿!那时候刘家刚刚分家了,他们刚被分出去,手里头也没啥积蓄。刘氏的大伯和两个叔叔,都把自己兜里的银子捂的死死的,说啥不肯拿出来救人。刘氏的爷爷,奶奶倒是有想救孩子的心情,这俩得病的毕竟都是男娃,是老刘家的根!可当老两口看到两个孩子进气多,出气少,脸上都是红疹的时候,吓得转身就跑,更别说掏银子了。

  他们以为孩子得的是疫病,生怕两个孩子给他们传染了,还说疫病没得救,这钱掏出来肯定就打水漂了。

  刘母哭的昏天暗地的,最后实在没法了,才找了靠谱的伢侩来,要把大女儿卖了,给两个儿子看病。不管怎么着,她都不能眼看着刘父的香火断了,因为刘母在生小女儿的时候伤了身子,大夫都说她不能生了!她的两个儿子就是刘父的香火,她再怎么着,也得舍了姑娘,把儿子救下来。要不是小女儿才一岁多,刚刚断奶没人要,她都想把小女儿卖了换钱呢!

  重男轻女,这是那个年代所有人都有的想法。

  就这样,才五岁的刘氏被卖进了赵家,虽然当时签的是活契,本不该卖那么多钱,但赵家的夫人一眼就看中了刘氏,说这个孩子合自己的眼缘,八字生得也好,就多给了一些钱。

  这笔钱,救下了刘氏的两个兄长,刘父刘母拿着这笔钱去了镇上,这才把两个儿子的命给救回来!后来他们才知道,两个孩子不是得了疫症,而是吃了花生,过敏了,才会起疹子,上不来气。

  从那以后,刘氏的两个哥哥就再没碰过花生。

  刘氏在赵家一待就是十年,直到十五岁,才因为家里凑够了钱,又赶上府上的夫人要做善事,这才把她放了出来。要不然的话,她还指不定要在赵家待多久呢!毕竟赎身的时间还没到,她想出赵府,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因为这个,老刘家全家上下都念着刘氏的好!因为他们都知道她在赵府里活得不容易。身为奴仆,没有话语权,没有自由,活得比那牛马还不如!才五岁的刘氏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跟赵府里的管事婆子学规矩,学礼仪,稍有差池就要遭受一番打骂。犯错以后还会被关起来,不给吃喝,那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还好刘氏是个很坚强的人,把一切都忍了过来,而且约束自己尽量不犯错,凡事多长个心眼,去揣摩主子的心思,努力看透他们为何喜,为何悲。就这样,她终于熬到了赎身这一天,顺利的走出了赵府。

  也因此,刘家全家上下都对她怀着一份愧疚之心。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