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传开_佳肴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一章 传开

第(1/3)页

  冯耀兴出了冯汤的书房,站在廊下立了好久。

  他双拳紧握,双目赤红,怒气冲冲的甩了甩袖子,大步离开了前院。

  冯耀兴沉着脸回了自己的院子,一头扎进了书房里。

  下人们见他这个样子,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跟着冯耀兴回来的小厮是个伶俐的,他把书房外头立着侍候的都撵走了,招手叫来一个平时里处的好的小厮,命他给二门送个信。

  两个人耳语了几语,那小厮点了点头,往二门上去了。

  冯耀兴坐在书案后头,想起方才在前边书房里受的鸟气,心里一阵阵的不痛快。

  老三也太嚣张了,目无尊长,不分嫡庶,连个长幼有序都不讲了!

  什么心里有个想法,不成熟。

  他那意思,分明是不想当着自己的面说。

  防着自己,像防贼一样!

  说到底,还是父亲惯的!

  想到这儿,冯耀兴的胸口处隐隐痛了起来。

  他这个嫡子,在父亲眼中,怕是连老三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得。

  他身为国子监忌酒,才学虽比不得那些经世大儒,龙文阁的学士,但他亦是凭借真才实学坐到这个位置上的。经义文章是看家本是,头脑精明,为人也绝非是鼠目寸光这辈。

  但,今生父亲就不看重他这个嫡子。

  冯耀兴只觉得胸口处堵得厉害,从小到大,父亲偏疼三弟的一幕幕,都在他脑子里像走马灯似的一遍遍的过着。

  要说起来,当年没有老三的时候,父亲对他还是挺不错的。

  家里生了变故,父亲被贬为庶民,全家人都回到了乡下,吃穿用物都与百姓无异。

  从来没有过过愁苦日子的父亲,也开始下田耕地了。他穿粗布衣裳,像乡下农夫似的戴个大斗笠,往日里拿笔的手,也开始挥起了锄头,没几日,手上就磨出了水泡。

  娘亲那时候受了很大的打击,还没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家里的事,都是父亲和一个忠心的老奴在张罗。

  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茅屋陋室,穿的是粗布衣裳。

  他们那时顶的是罪臣的名声,抄没家产,没入奴籍,就已经是万幸了。那时候过得是艰难万分的日子,可是生活却很逍遥自在,父子俩无话不说,父亲时常教导自己功课,校考他的学问,给他讲了许多的人生道理……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切都变了呢!

  如果父亲不复起,那么眼下这一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冯耀兴脸上带出一抹痛苦的神色来。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敲门声!

  “谁?”心情正坏着,思绪又突然被打断了,冯耀兴的口气很不好。

  门外有人轻声叹了一口气:“大爷,是我。”

  冯耀兴松了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才道:“进来吧!”

  有人帮着郭氏开了门。

  郭氏端着一个托盘,笑着走了进去。

  书房的门,又悄无声息的合上了。

  “天气渐热,瞧着您这几日歇得不好,我就亲手给您炖了这润肺安神的百合莲子羹,您快来尝尝我的手艺。”

  冯耀兴的表情柔和下来,看着发妻的目光里带着几分感激:“何苦自己亲手做这个,大热的天,钻到厨房里,怪难受的。”

  说话间,一碗百合莲子羹已经轻轻的话到了冯耀兴的面前。

  “谁让大爷嘴挑呢!别人做的,不是甜了,就是淡了!”

  冯耀兴拿起汤匙,笑着点头,随即往嘴里送了一口百合莲子羹。他一边吃,一边点头。

  淡淡的甜味儿在嘴里化开,正是熟悉的味道,别人做不出来这个味儿。

  冯耀兴吃了小半碗,又漱了口,方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还是夫人做的东西好吃。”

  郭氏脸上带了笑。

  她三十出头的样子,容貌并不出众,单论五官长相的话,勉强算得上是中人之姿。但郭氏肤白,而且性子温婉,身上一股子书卷气,瞧着便知她是从书香门第里出来的,身上这股子雅淡的气质,替她加分不少。

  郭氏是大儒郭申的孙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