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出将入相_主神策划名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8章、出将入相

第(1/3)页

  308

  …

  那试题上,曾有一提,问的是旧儒和新儒之间的差异,但凡在这青州任了官职的,大多都是经过思想改造的。

  这思想改造,并非洗脑,唐弘的目的是在于营造出一个大环境。

  后世贪腐问题,且不说这根源何在,也说不了,但就拿那新任官员来说,他们种肯定有人是有着清廉执政、爱民如子的想法的。

  但是大环境的问题,逼着他和曾经的理想做出一个划分,逼着他去贪腐,因为你不贪腐,那你就不是自己人,很有可能会告发其他贪腐人员,自然而然会孤立你,若是死脑筋的,自然会刚正不阿,然后被人寻出由头扔到那个清水衙门,让你蹉跎一生。

  前文就说过了,钱这东西,真的怎么都不够,无论你年幼还是年老,就算你在监狱里,那也是要钱的,总会出现一些急需钱的时候,这时候人家送钱过来,就算心里有着坚持,但是在家人、爱人面前,这点坚持真的重要么?

  所以,唐弘的思想改造,就是在营造一个清廉的大环境,当周边所有人将贪腐当做不可思议的事情之时,对于只要发现有人贪腐,就会立刻举报,在这种环境下,就算有着贪腐,那也是零星一些罢了。

  人毕竟是有贪欲的,这种贪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被满足,得到了一部分,会渴望另一部分没有得到的,这就是贪婪。

  但这种大环境在于,其贪腐的成本无限上升,不再肆无忌惮,只能和阴暗总的老鼠一样,要想尽一切办法,避免被别人发现,然后努力的在缜密的规则、秩序中,给贿赂者一些微不足道的便利,又或者给自己牟利。

  当然,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同僚,还有酷刑、养廉金、养老金三重大山。

  这也是为何今年以来,贪腐官吏数量直线下降的关键原因。

  很多人都有一种毛病,在劣势中,只盯着比自己差的,不去看比自己好的,只要有人贪腐了,其他人就会千方百计的为自己找理由。

  就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往往这个时候,我们总是会说,某某某考的比我还差,某某某和我一样,为什么你们不像其他父母一样?

  而大环境一旦形成,贪腐之时会越来越少,除非国家政令不当,又或者官吏急需一笔钱财,当然,首先得看那些商贾肯不肯陪他冒险,若是不肯,那就只有中饱私囊一途可走。

  至于大环境是什么?

  则是可以参考,前世的魏晋风度,以及汉代的名士、隐士,很大程度上,都是大环境导致其他人争先效仿。

  当然,无论是魏晋风度,还是名士隐士,都只是这大环境的一方面。

  说白了,就是一种大势!

  这大势营造出来了,那么后面基本上不需要过多的干涉。

  当然,也会因为时间流逝,这大环境会逐渐变质、变味,但这个时间,是需要五十年,或者百年,甚至于数百年。

  或许,有些人无法理解唐弘的这种行径,认为他这种行为是刻意的扭曲他人的意志,磨灭其个性发展。

  对于这一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唐弘有些想当然,不过对于他来说,还真的不怎么在意,君王不都这样吗?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至少唐弘比起那些君王,有着大量来自本体的记忆以及阅历。

  而除了贪腐之外,大环境还有另一个问题,被唐弘凸显了出来,那就是儒家!

  唐弘将接受了他思想改造的儒家士子称之为新儒,而新儒和旧儒之别的核心差距,是每一期科举都会必考的,而这一题,是存在标准答案的,这个标准,是唐弘亲自定下来的,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标准!

  而除了标准答案外,参考者,还需要写上自己的观点。

  这个标准答案,就是,新儒可出将入相!

  出将入相,可以说是古代士人的一种毕生追求,这一点,唐代以前最为明显,汉代最甚!

  什么是出将入相?

  那就是骑马能带兵,下马能治国,所谓出将入相,莫过如此。

  而唐弘的标准里,出将入相还有另一层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