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制定标准_主神策划名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9章、制定标准

第(1/3)页

  299

  …

  实际上,就算这四位天师所属道脉不出手,那些个工匠可都是华胥上帝信徒,接受了长达两年时间的思想教育,唐弘更是给了他们良田,给了他们子嗣最好的教育环境,更是有着养老金,以及指导补贴,早就死心塌地,又怎么会跟着这些人离开。

  他们很清楚,唐弘可以给他们的,其他势力给不了,那是一种阶级上的不平等,纵然给了一时的荣华富贵,可他们手中的技术迟早有一天会落后,更别说这些技术可都是唐弘部下教给他们的,只要唐弘拿出更高一级别的技术,他们就会失去价值,这荣华富贵自然也就没了。

  相比之下,唐弘却是给出承诺,只要他们到了48岁就可退休,颐养天年,每个月都有着养老金,而他们每带出师一名徒弟,就可得到其徒弟此后十年的一部分收入,作为指导补贴,更别说家里只要有着几个子嗣,只要弄去参军或者弄去书院,就有着军功田以及济世田发放。

  不过现在想要参军,就不光光需要身体素质就行了,还非得在书院中学习至少三年,才有可能被录取,当然,义务教育越久,就越容易参军。

  而青州的义务教育,是真正的义务教育,整个青州的大半财富,都依靠批斗大会,进入了齐侯的府库,唐弘完全有挥霍的资本。

  若是得了倭国的金银矿,那更是财大气粗,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办。

  明朝末期,那崇祯若是有钱,再加上大明的刚烈,说不定还能续命,可就是因为没钱,没钱就没人,这才导致了崇祯煤山自缢。

  当然,也不仅仅是没钱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在其中,但是没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由此可见,钱这东西,无论什么人都是需要的,尤其是一个国家。

  而如今,唐弘手里有钱,就可尽情挥霍,收买民心,再加上一系列的政令、报纸,士族、豪族已然生不出事来,唐弘这三年,更是时不时的减免一些农税,不过为了避免财政赤字,唐弘自然大力发展商业,通过减免部分商税来吸引商贾。

  更是通过政令,强令商贾所属作坊内的工人,其中六成要用本地人,同时明确规定,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时辰,但是准许商贾使用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方式,来提高效率。

  唐弘则组建了青州商会,通过每年的加盟商贾给出的加盟费用排行,来分配书籍市场份额,其中的规则制定者,自然是齐侯唐弘来定。

  当然,这些书籍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由超凡者所著,这些书籍中,无疑囊括了青州一方的一些观点和私货,以及一些相关政令、制度、福利。

  这些书籍,是必须要买的,所有想要获得书籍市场份额的商贾,必须要购买一部分这些书籍。

  当然,唐弘是完全可以免费赠送的,但是那样的话,商贾完全可以将这些书籍当做厕纸来用,而让商贾花钱购买,以商贾逐利的天性,为了不使自己亏本,有所损失,必然会大力推广这些,避免这些书籍砸在手中。

  当然也有部分商贾想要得到纸张以及那种印刷技术。

  其中的印刷技术,倒是没有什么难度,唯一的难点就是阳文模板的材质,以及一些细节方面。

  唯有纸张有着难度,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破解。

  伴随着书籍在其他各州大卖,这组成书籍的纸张就吸引了诸多士子们的注意,一些想要流传自己学说的大儒,甚至不得不放下身段去追问这些贩卖书籍的商贾,愿意出高价购买这些纸张,并且希望通过印刷,将自己的学说传遍整个天下。

  这些大儒很清楚,这些纸张必然成本低廉,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么多书籍了,可就是这成本低廉的纸张,却是一纸难求,而这些书籍内的纸张,无论正面、背面都写满了字,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大儒的需求。

  在得知了这纸张只有青州才有后,大失所望。

  青州的政令,他们都通过书籍了解过了,除了那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