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护犊子的皇帝陛下_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七章:护犊子的皇帝陛下

第(2/3)页

今要清查当年被冤枉之人,尚有眉目,但是,若要查攀附王振幸进之辈,则难度颇大,毕竟,王振一党早已经被诛之,这些人一死,知道内情的,恐怕也就只有这些官员自己。”

  “如此大动干戈,若最后什么都没有收获,未免令朝廷颜面扫地。”

  紧接着,王翺也开了口。

  虽然说之前他刚刚和陈循在殿上闹出了那样的事,但是现在,他却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跟在陈循后头道。

  “陈尚书所言有理,天官大人此言,的确有些过于激进了。”

  “陛下请想,此等大翻旧账之事,若是成了常例,那么,必有人以此打压异己,长此以往,我朝必重蹈唐朝牛李党争之事。”

  “故此,此例绝不可开,请陛下明鉴!”

  这一下子,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无论是说话直白还是婉转,反正都在反对王文的观点。

  于是,王天官的脸色顿时黑成了锅底,站在他的身边,直直的能感受到这位老大人压抑着的不满。

  不过,王老大人的性格,从来都不是这么轻易会服输的人,何况,眼前这帮人一个个说的冠冕堂皇,但是实际上,压根没有一个人,敢直面他的问题的。

  沉着一张脸,他拱手便要开口。

  然而,这个时候,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时候,天子却抬起手,止住了王文。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天子打算一锤定音,否决王文的措施的时候,天子却平静的望着他们,开口道。

  “诸卿所言都有道理,但是,朕和天官有一样的疑问。”

  “为何,为冤者平反复职便可,降调幸进行贿之辈,便不可?”

  “诸卿皆是饱学之士,朝廷栋梁,读圣人经义,明治国之道,你们刚刚说了这么多理由,可朕却只问一句。”

  “阿附幸进之辈,该不该罢?”

  大殿当中安静了下来,老大人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料到,天子会是这样的态度。

  这句话问的,可比刚刚王文的话,要更加尖锐。

  该,还是不该?

  两个极端的答案,没有中间地带可言。

  一帮大臣低下了头,默然不语,只有某天官一副找到了人撑腰的样子,跟天子一起,转过头恶狠狠的看着在场的其他人。

  话是陈镒最先开口的,哪怕此刻他们都能感受到,天子那扑面而来的威压,但是别人能躲,陈镒却是躲不了的。

  片刻之后,硬着头皮,陈镒到底还是起身开口,道。

  “陛下容禀……”

  “总宪不必多言,朕知道。”

  就在陈镒想要开口解释的时候,天子却摇了摇头,道。

  “理由,刚刚诸卿已经说了,追究旧事,令群臣议论,百官不安,无心用事,会令朝局停滞,后人效仿,恐成党同伐异之利器。”

  “这些,诸卿说的都对。”

  “但是,朕想说的是,这大明朝,不能只讲利益得失,更要讲公理是非。”

  “今日朕召诸卿前来,所议之事,不正是这个吗?”

  “只知算计利弊,将道义放在第二位,这些,不正是朕和诸卿想要扭转的朝廷风气吗?”

  这番话,令得在场的一众大臣脸色一滞,纷纷露出沉思之色。

  如果说刚刚他们还觉得,天子有为王文撑腰的原因在,那么,这个时候,他们才算是真正开始反思,自己的考虑是不是有问题。

  原来,不知不觉当中,自己等人,也被这种朝廷风气影响了吗?

  不过,能够混到这个地步的人,无论自己的政治立场如何,但是到底都是心志坚毅之人。

  所以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天子的话是有问题的。

  圣人之理固然是治国之道,但是,如果只靠圣人之理就可以治国的话,那么,早就天下大同了。

  天子说的道理没错,的确,没有理由朝廷只能为有冤者平反起复,而不能追究幸进之辈。

  但是,问题是,大道理说起来好听,但是到了最后,还是要面对现实的问题的。

  现实就是,真的要这么做的话,必然会引起朝堂不宁,得不偿失。

  朝堂之上,确实不能只顾利益得失,不讲公理道义,但是,如果一切都只会照搬道理,不顾利益得失的话,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