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真相只有一个!_重生之先声夺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真相只有一个!

第(2/3)页

记者特意跑一趟。”

  “应该的,应该的,两位领导,你们叫我小何就好!都是本职工作嘛!记者不就是成天跑来跑去的!哈哈哈……”何胜明话音响亮,笑容热情,但语气中却是满满的自得。

  苗校长没看错,他确实傲,但他傲得有底气。

  何胜明毕业于曲江师范大学84级中文系本科,大四进入《东瓯日报》实习,实习期结束,即转正为报社的正式员工。毕业4年之后,他便获得了记者的中级职称,如果一切顺利,最多再等两年,就能升到副高级别的高级记者。年仅三十岁出头的高级记者,放眼整个东瓯市,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牛逼拉风,恐怖如斯。这一回《东瓯日报》让何胜明单独来百里坊小学采访“神童”,也算是对他业务能力的一种肯定。

  但是丁少仪肯定想不到,何胜明还没出单位的门,就已经先对林淼有了偏见。

  在何胜明想来,所谓的神童,一方面无非是依仗着家庭资源,对孩子做了提前的智力开发,如果孩子确实有某些方面的天分,自然能取得一些成绩,进而表现出一些所谓神童的特质。另一方面,站在何胜明自己的专业眼光来看,媒体本身对“神童”进行夸大包装的成分本来就很大,某些神童根本就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硬生生众人堆柴堆出来的。

  哪怕是极个别被中科院少年班录取的——何胜明昨天特意查过,那些孩子的平均年龄都在15周岁上下,最小的也已经有13岁。也就是说,他们全都已经是大孩子了。所以把这些大孩子们归类为“神童”,显然不太合适,倒不如说他们是“智商较高的青少年”来得贴切。

  何胜明自认为是有专业水准的。

  他追求新闻真相,讲究的是科学,是理论,是逻辑,是证据。

  像林淼这种六七岁的“神童”,何胜明听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包装或者吹嘘。

  所以他昨天不仅查了有关于神童的资料,还更加认真地把林淼的底细翻了一遍。

  一个6岁的孩子,能留下的社会痕迹很少。

  何胜明所能查到的,当然就是就显眼的那些。

  首先是瓯城区小学奥数竞赛一等奖,一等奖总共20人,而林淼这个“神童”,恰好就排在第20名。客观和辩证地讲,何胜明认为林淼在数学上的实力和天分,肯定是存在的,但这场比赛,说不定就存在猫腻。想想看,为什么一等奖是取20人而不是取10人呢?今年明明没有全省的奥数竞赛,为什么非要继续按照以往的惯例来?还有,难道批卷子的时候,就不能故意留一手,把原本有可能是第21名或者22、23名的林淼,硬提到第20名吗?

  此处存疑!

  这是何胜明质疑林淼的第一点。

  再然后是第二点,大概两个月前,《东瓯日报》第23版“青少年文学园地”板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门》的小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