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中二少年VS高三儿童_重生之先声夺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二章 中二少年VS高三儿童

第(2/3)页

,虽然代码不是林队长亲手敲的,但出钱投资的林队长功不可没),所以为了照顾林队长的审美,我将采用林队长热爱的语文阅读逻辑,有条理地把这些话跟大家说一遍。

  首先,林队长那天说了高考的重要性,说开展素质教育是在毁国家的根基,这句话明显是偷换了概念。我从来没有否认过高考的重要性,我知不过是提出了采取另一种教学方式的建议,国家尚可以一国两制,教育制度就不行了?

  林队长一心为国,我可以理解,但做人不能太霸道,完全不给别人选择的权力。以我自己为例,我就希望能接受素质教育,我无怨无悔,将来学不好,也绝不迁怒任何人——更何况现在事实证明,我其实学得还行,至少没给国家添乱,也成功地养活了我自己,品行优良,按时纳税,从不作奸犯科,从智力到心理全面健全。

  所以开展素质教育,和继续实行现有教育制度并不矛盾。真正矛盾的是,有人非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阻止他人做自己的选择。至于林队长说的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无法负担素质教育的成本,那素质教育大可以先在部分城市,分阶段地开展。先试试嘛!试试总行吧?哪怕是每个城市只尝试1到2所学校呢?

  其次,林队长说高考线就是智商线,这同样也太过绝对了。因为我敢保证爱因斯坦来中国参加高考,他语文考试最多能拿20分,就是前5道选择题,碰运气得满分。但是你能说爱因斯坦智商不高?当然了,这是个极端的例子。

  我真正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智商,绝对不是高考中1分或者2分的差距可以体现的,高考作为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选拔人才的形式,它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能力,人尽皆知。而林队长要明白的是,带领人类走向今天这种高科技社会的,正是那些创造力非凡的人。

  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在选拔林队长希望看到的大量的普通的人才,还是在埋没个别被他所鄙视,语文和英语不怎么样,甚至数学能力也一般,但总有着奇思妙想却注定要在高考中惨败的人才?在应试教育的缺点如此明显的情况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补充,难道就那么难?还是林队长觉得,考验一个人能力的方式,就只有考试一条途径。

  那些不擅长考试,却在其他方面是天才的人,他们又要怎么出头?

  最后一点,再说一下林队长对美国教育制度的理解偏差。林队长在节目上说,美国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半年前由于我的孤陋寡闻,从未走出过国门的我被林队长吓住了。但最近我从我在英国留学归来的老板口中得知,其实外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恰恰就是我所说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像美国和英国之类的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凭借体育和艺术方面的造诣,进入全球顶尖的学校。他们只需要在他们国家的高考中拿到及格线左右的分数,就能获得该领域顶级大师亲自指导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放大他们的专业优势。

  而且这些孩子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穷人家庭的孩子。

  这些孩子之所以能承受得起林队长所说的素质教育,是因为他们的国家和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应有的条件。国外素质教育的开展,不但没有像林队长说的那样,削弱他们的国力,反而促进了他们整个社会的教育公平。

  所以素质教育并没有错,错的只是我们国家目前的国力还有限,所以就像我前面说的——哪怕先在1到2个城市试点开展,也比贸然全面否定要强吧?

  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思考学习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想到了自己从第一天到京城,懵懵懂懂地走进一个汽车修理厂,到现在的半年之后,能跟所有的汽修师傅谈笑风生讨论汽车该如何该装,才能获得更好的平衡性和更强的动力,然后不知不觉的,我就成了这方面的专家。说实话,过程很快乐。非常快乐。是学习的快乐。

  林队长!我用亲身体验告诉你,学习,是可以快乐的!

  《道德经》上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世界上没有一尘不变的东西,也包括教育制度和学习方法。今天的世界,已经不是几百年前只能靠八股出头的世界了。我的父辈当中,有大量最多只是初中毕业,却闯出一番名头的人。

  当然我不是说学习没有必要,而是学习的方式,完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