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一敌三吗_混世小农民马小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65】 一敌三吗

第(2/3)页

结果很失望。这两个极端,都是认识不全不深,极度片面化。第二,技术不完善。目前的一些沼气池,都是村民自己建造的,没有严格按照建池技术要求进行施工,而且使用培训也是个空白。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沼气使用中出现种种意外的困难,很影响积极性。”

        马小乐说完,看看钱奋发。钱奋飞点点头,投来肯定的目光。

        “问题是找出来了,不知道有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呢?”姚婧又问道。

        “对症下药,你说问题都找出来了,办法能没有么?”马小乐呵呵一笑,“当然,现在还不能叫办法,只是建议,等钱县长同意了,那才叫办法!”

        “那就说说你的建议吧。”姚婧笑道。

        “嗯,好。”马小乐道,“认识不到位问题,主要靠宣传。”马小乐把脸正对着姚婧,“你们新闻媒体,得承担起这个宣传任务,一定要做好宣传引导,要通过各种媒介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好处,统一干部思想,提高群众认识,以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讲到这里,马小乐停下来,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又使劲咳嗽了一下,派头十足,“那么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就是要搞好技术培训。对建沼气的村子,每村推荐安排一个技术管理人员,把他们集中起来培训,让他们在培训和实践中成为技术骨干,可以组织指导监督建池施工。另外,对沼气使用户也要加强培训,重点培训与沼气综合利用相关的实用技术,特别是沼气的管理使用技术。”

        马小乐的慷慨发言,带着一种高瞻远瞩毋庸置疑的气势,听上去很有力度。在他讲话结束后,全场很安静,好像受训刚完,还没回过神来。

        县电视台来了两名记者,一个扛机器一个拿话筒。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一直是暗地里相互较劲的。电视台的记者自我感觉突出,以自己的新闻报道“形象直观”而标榜“强势强劲”,觉得应该是第一媒体。报社的记者感觉也很优秀,电视新闻算哪回事,能像报纸那样方面地来回看么,而且,报纸作为平面媒体,更能深挖,把新闻做大做透,所以报纸新闻就用“主力主流”来赞美自己。

        刚才,姚婧问了两个问题,得到了充分的回答,电视台的记者坐不住了,拿话筒的女记者扭着屁股走到马小乐跟前,“马局长,你好,我是榆宁县电视台的记者邢睿,就沼气推广的问题,我也想问个问题。”

        马小乐一看,嘿,这姑娘不错,皮肤好,长相也甜,尤其是那对会说话的眼睛,很迷人。

        “哦,随便问,今天这会就是要畅所欲言。”马小乐呵呵笑了。

        这时,扛机器的男记者也过来了,在马小乐面前晃来晃去。马小乐看得心烦,讲话受到影响,索性把他赶到一边去,“这位同志,请不要抗着机器走来走去,就今天这事,估计电视新闻也上不了画面,一条简讯差不多了,就少拍点吧,都别累着。”

        电视台男记者一愣,把机子从肩上拿下,拎在手里闪到一边。

        “马局长,看来你对我们电视新闻业务很熟悉啊。”女记者见场面有点窘,赶紧接上话。

        “也不是很熟,只是了解一点点,我有朋友在新闻出版总署,没事会经常交流交流。”马小乐这只是随意开个玩笑,可没想到这个玩笑还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包括钱奋发,也信以为真。

        马小乐见众人眼神有点异样,知道自己的玩笑可能被当真了,明知不妥,可也不能说是开玩笑的,那可是太不严肃了。“邢记者,有什么问题,请开始吧。”马小乐赶紧找话题,“我们的会要抓点紧,下午钱县长还要赶到市里去。”

        “哦,马局长,刚才你谈的很多,不过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邢睿道,“就是资金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恐怕对沼气的推广也是个不小的影响。”

        “对,邢记者说得很对。”马小乐道,“这个问题,我之所以没讲,是觉得它很迫切,放到最后讲,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