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军器_1635汉风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军器

第(2/3)页

期,都是木头建造的船只,最怕的就是大火,加之船上还有许多船帆布,一旦着火,那要不了多久,就成为海上一个巨大火炬。尤其是在海战时,为了火炮装填方便,在船上的甲板和炮位附近,堆积了大量的火药,一丝火星,就足以造成船只起火。

  因而,不论是在欧洲,还是大明沿海,两方船队交战,敌我双方都会配备相当数量的纵火船,以攻击对方船队,引燃大火,焚毁敌船。

  但汉洲的众多工匠和几位专家,一时尚未研制出合格的开花弹。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对神火飞鸦进行改进和提升。

  军工工坊两个月以来,已经造了数批神火飞鸦,对发射的距离,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不断地改善,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在两百米的距离,空中稳定飞行并能准确击中目标。

  “老大人,要不我们试验一下射击移动的目标。毕竟在海上作战,敌船也不可能停在原地不动,任由我们射击。”一个水师军官向毕懋康建议道。

  “移动目标?”毕懋康笑了,“你打得准吗?”

  “打击移动的目标,想来是跟炮台攻击船只一般。”那个水师军官小心地答道:“只要算好提前量,也能打个八九不离十。”

  “炮台攻击船只,那是一静一动。而两船对射,则是目标相对移动,怎会是一样呢?”毕懋康摇头说道。

  那个水师军官一愣,随即躬身施礼,感激地说道:“多谢老大人指点!是小子想当然了。”

  毕懋康对眼前的军官很有好感,没有大明军兵的粗鲁不堪,也没有那种普通兵士的唯诺,反而颇为知礼守矩。

  “你读过书?”毕懋康问道。

  “我不能算是读过书。”那个水师军官说道:“军政府要求我等旬日间,必须至学堂识字读书,能简单书写文字机宜。”

  “军人是要读些书。”毕懋康点点头说道:“想我大明戚少保(戚继光)少时读书,领兵后仍能手不释卷,最终方成我大明北方之砥柱,功勋于朝。”

  “我知道他。”那个军官说道:“他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本书,我们日常都是要研习的。”

  “哦?”毕懋康有些惊讶,汉洲这是要把军人都培养成专业的高级指挥官吗?不仅让所有军官读书认字,还让他们研习兵书战策,可他们现在,似乎没多少兵马呀。

  其实,就是因为汉洲人少,兵也少,因而对每个军官和士兵都是精心培养,并且不断开发新的武器和提升其性能,做的就是精兵战略。

  同时,为了提供足够多的兵员,汉洲各地县镇乡屯,对所有男子均进行乡兵训练。每年的训练时间也会达到三十天左右,火枪射击,刀剑长矛拼杀都要进行。一旦遇到最危及的时刻,汉洲可以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武装两万多人。汉洲于此,真正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军国一体。

  —————————

  “两日前,飞鱼1号带回的情报显示,马打兰素丹王国已经攻至巴达维亚附近,他们动用了一万人的军队,全部的火枪兵,以及至少十门火炮。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