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印度特遣舰队的访问(一)_1635汉风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印度特遣舰队的访问(一)

第(3/3)页

强有力的爪牙。

  舰队离开这片被称为夷陵群岛的海域后,于三日后,进抵缅甸南方沿海地区,然后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再行驶一周时间,抵达了恒河入海口附近。

  这附近有一座比较条件非常优良的港口--吉大港,目前属于阿拉干王国(又称若开王国)。在一百多年前(1518年),葡属印度殖民者曾派出一支小型舰队造访了这座港口,试图获得贸易特权。

  葡萄牙人的舰队拥有一艘小型卡拉克帆船,一艘适合在浅水区航行的卡拉维尔快速帆船,以及一艘拥有划桨动力的加利奥特快船和一艘印度本地建造的小艇。

  不过葡萄牙人的贸易请求被当时的孟加拉素丹王国驻吉大港的将军一口回绝,并利用港口炮台将葡萄牙人阻击于海上。

  到了1538年,逐渐崛起的阿拉干王国(又称若开王国)夺取了吉大港,此后这个地区就被效忠于阿拉干王朝的葡萄牙雇佣军和缅甸海盗控制。

  当由一艘千吨级的战列舰和四艘专业战舰组成的齐国海军特遣舰队抵达恒河口附近时,那些游曳在周边海域的众多海盗船,立即四散奔逃,或躲入吉大港,或窜入陆地河岔中,然后紧张不安地注视着齐国舰队动向。

  数艘战舰的桅杆上高高飘扬的赤色旭日黄龙旗,一如那些往来印度海域的汉洲商船旗帜几无二致。这不由让那些海盗心中惴惴,难道是某个不开眼的地方海盗打劫了汉洲商船,就此引来他们的海军清剿和报复?

  恒河上游急流汹涌,河道狭窄,多急流,至孟加拉中游,恒河接纳了最大的支流亚穆纳河,水量大增,河面变宽,体形弯曲,地势平坦。旱季时,河宽约一公里,雨季时,河宽为五六公里,在集纳了更多的支流后,浩浩荡荡地奔向下游入海口。

  因而,特遣舰队若是依靠葡萄牙人提供的恒河航运资料,舰队所有船只在理论上都可以直接沿河上朔至达卡,继而去面见莫卧儿地帝国皇帝的宠臣、驻孟加拉地区总督米尔·朱姆拉王公。

  不顾,为了谨慎起见,舰队司令、广威将军(少将)米尔命令舰队暂时驻扎于恒河口附近这座小岛,并派出一艘排水量三百吨的快速巡航舰,先行进入恒河口,除了一路上朔实地测量河水航道外,还要提前去达卡给那位孟加拉总督打个招呼,说明齐国特勤舰队代表大齐王国,要对该地进行友好访问,免得引起莫卧儿帝国不必要的误会和敌视。

  8月19日,前去探路的齐国快速巡航舰返回舰队临时驻泊地,船上还有数名莫卧儿帝国的几名官员随行。他们在见到了几艘齐国战舰,尤其是那艘千吨级的战列后,明显有些惊愕。

  随后,他们对于齐国海军的到访,表示了欢迎。但是,鉴于恒河航道狭窄,往来运输船只众多,若是齐国舰船驶入恒河,担心会引起河面上的混乱。所以,前来交涉的莫卧儿帝国官员告知齐国海军舰队司令米尔,要觐见总督大人,只允许乘坐他们此行乘坐的那艘小型的快速巡航舰前往达卡。

  米尔听罢,不由哑然失笑。听了返回舰队军官的汇报,这恒河口至达卡一段的河道宽大达五六公里,而且水流也较为平缓,完全可以满足舰队航行。至于他们所说的航道运输繁忙,舰队驶入会引起一定的混乱,纯属托词。

  这莫卧儿帝国的官员怕是将齐国舰队放入恒河口,会对沿途的帝国城镇和居民造成某种威胁吧!

  这个时期的莫卧儿军队,并不是当年那支怯于水战的旱鸭子武装。在逐步兼并孟加拉各邦的过程中,他们联合到大批拥有完整造船工业的封建领主,并成功将新式火炮集成上去。虽然还很难批量生产欧式远海战舰,却已经能在较为平静的浅海拥有火力优势,也让数量有限的欧式轻型海船都无力招架。

  但是,莫卧儿帝国水军拥有的众多内河战船,在面对齐国这几艘海上专业战舰时,就有些不够看了,尤其那艘排水量一千二百吨的“汉和”号战列舰,对莫卧儿帝国官员极具威慑力。

  这莫卧儿帝国,有些色厉内荏呀!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