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印度的新变化_1635汉风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印度的新变化

第(2/3)页

部异己分子后,可能会对我们齐国和印度商社存有敌意。故而,我们黑衣卫建议,我们于印度北方的商馆和据点,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收缩,甚至适当撤出,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印度的南方,还有不少独立邦国,应该对莫卧儿帝国保持着必要的警惕心理。在奥朗则布争夺帝位清除异己期间,我们齐国有必要对这些邦国进行一定程度的武器支援,以阻止后期莫卧儿帝国继续向南扩张。同时,为了增强我们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应从本土抽调有力战舰以支援印度分舰队。”

  何清说完,有些紧张地望向齐王。众所周知,齐王在战略宏观大势上的眼光和布局,国中几乎无人能出其右。总参谋部和黑衣卫有关战略战情分析方面,还都是齐王手把手教出来的。因而,在齐王面前,任何人在对这种地区局势演变和应对分析上,不免都有些露怯。

  “白掌柜,你们怎生个应对?”齐天不置可否,却对着坐在角落的印度商社大掌柜白远贵,笑着问道:“那个奥朗则布若是因对我齐国产生了敌意,受损最大的就是你们印度商社。对此,你有什么应变之策?我可是在你们印度商社投了不少钱,可不要让我们的投资遭受严重损失呀!”

  “啊?”白远贵肥胖的面孔呈现出几分错愕,本以为,这种军情分析会议,他来参加不过是来凑个数,哪有他拿主意的机会。一时间,面对众多望过来的目光,有些举止失措。

  “那个奥朗则布若是敢动俺们商社,自然是要跟他拼命。”到底是曾经做过海盗的主,片刻慌乱后,很快稳定心神,白远贵发狠道:“只要他对俺们莫卧儿帝国境内商站和据点动手,没说的,俺们商社数十条武装商船,三千余水手和护卫,就定能将他们的沿海城镇打个稀巴烂。”

  印度商社经过十余年的快速扩张,从当年的三条海军退役武装商船,四百余人,如今已经发展到拥有大小武装商船二十六艘,雇员三千五百多人,在印度东西海岸包括莫卧儿帝国境内设立了十余处商站和据点。

  每年于印度地区的贸易额达六百余万汉洲银元,每年所获利润也有一百三十多万。而且,随着汉洲本土棉纺织业地快速发展,印度已经成为齐国最为重要的棉花原料产地,为国内十数家棉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地原料供应。另外,印度的硝石、胡椒,以及靛蓝等物资,也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原材料来源地。

  若不是工商部的贸易禁止政策,使得印度商社无法染指印度棉布的转口贸易,甚至还不得不大量底利润,甚至零利润返销本土棉布,说不定印度商社的贸易额和利润会增长得更多。

  因而,为了保住数百万的商品贸易额和重要的棉花原料产地,更为了维护国内诸多股东利益,莫卧儿帝国若是真动了印度商社的“奶酪”,势必会让它狗急跳墙,继而做出上述强力反击的举动。

  “白掌柜如此壮怀激烈,就不怕那奥朗则布禁绝了我们齐国的贸易,让你的印度商社彻底无缘莫卧儿帝国市场?”齐天笑着说道:“此举,可就便宜了那些西洋诸国。”

  “若是俺们印度商社无法在莫卧儿帝国做生意,那就谁也甭想做了。”白远贵狞声说道:“俺们索性彻底封锁印度海域,让莫卧儿帝国一件商品也卖不出去!”

  众人听罢,愕然地看着白远贵,一时间分不清楚,他这是表达的印度商社真实应对之策,还是只是为了口嗨,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

  但军国大事,岂容意气行事?况且,莫卧儿帝国可是一个拥有一万万人口的大国,军队数量以数十上百万计,可不是一个刚刚突破百万人口的“小国”能随意招惹的。

  “白掌柜切勿如此激进。”齐天摇摇头说道:“贸易之事,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互利共赢。我齐国开发印度市场,十余年时间,方有此番大好局面,万不可因为莫卧儿帝国皇权更替,而致使局势崩坏,一朝尽损,让那些西洋诸国占了便宜。如今,在印度市场,我齐国所产铁件、钢条、五金、蔗糖、肥皂、酒类,以及军工、火炮,都是莫卧儿帝国不可或缺的商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