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伟大的航行(二)_1635汉风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八七章 伟大的航行(二)

第(2/3)页

了足够的新鲜淡水,还获得了大量的活的牲畜,比如猪、山羊和家禽等。为了确保探索队未来一段艰苦航行能得到充分物资保障,华阳堡上下几乎倾尽所有,为舰队官兵提供了他们最大的帮助。

  8月21日,探索舰队官兵告别华阳堡当地官员和居民,依次驶出港口,往南而去。

  22日午后,舰队驶离精卫岛南方海岸线。

  24日,舰队司令命令各船转向正东,打开所有风帆,全速前进。

  25日,傍晚时分,天空下起了大雪,同时伴随着狂风。为了安全起见,舰队落半帆,降低了船速,小心地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26日,清晨,舰队司令向“风行4号”发出信号,让它在前面领航,务必保证航线安全。在这片接近南极的海域,开始陆续出现大大小小的冰山,这对整个舰队是致命的威胁。

  27日,为了避免碰撞冰山,舰队调整了方向,往北偏移数个维度,虽然因风速的减弱使得船只行驶速度也降了下来,但对整个舰队的安全保证却相应有所提高了。

  28日,上午八时,舰队副司令、御武校尉(上尉)匡有杰所在的“风行4号”领航船突然发出警告信号,要求后续舰船紧急避让。在船队的东南侧,出现一座巨大的冰山,由于海上雾蒙蒙的,看不太真切。但匡有杰却立即命令船只降低速度,并转舵东北。

  这个决定拯救了一船人的性命,因为那座冰山正好矗立在“风行4号”的前方,由于海上的雾越来越浓,他们在距离冰山不到一里的地方才发现了它。瞭望手最初把冰山误认为是陆地,直到匡有杰及时发出命令,调转船头的行驶方向,他们才将将擦过冰山的边缘,避免了一场巨大灾难的发生。

  舰队司令陆祖生随即命令舰队收起了上桅帆,要求各船必须小心谨慎地往前行驶。

  9月5日,船员们驶近了一座冰山,试图从上面弄一些冰块上船,再把冰块化成淡水。可惜的是,还没等他们实施这一计划,海上就刮起了大风。在这种情势下,大船如果继续停留在冰山附近,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9月14日,海上的风势刚刚有所缓和,紧接着又下起了暴雪和冰雹,船上的索具几乎均被冻结住了。舰队遂调整方向,继续往北偏移,以躲避严寒的气候。

  9月17日,舰队又经过了几座冰山。到了午后,瞭望手报告,发现一座冰山上有许多散冰。这个时候,天气已经逐渐放晴,舰队司令命令数十名官兵驾驶小船去冰山上取冰块。大块大块的冰被堆放在各船的后甲板上。

  船员们将冰块打碎放进桶里,它们融化后形成清凉的淡水,这些淡水足够全体人员喝上一个月。这些冰块上面几乎没有沾上海水,融化之后的水,既新鲜又甘甜。

  9月20日,天气变得异常和缓,海面风平浪静,久违的阳光也照射在舰队官兵的身上,显得温暖而又惬意,军官们命令所有船员立即将身上湿重的呢大衣和呢绒裤脱下,并清洗干净,利用这难得的好天气,将其晾晒。甲板上也生起了数个煤炉,为所有官兵烧上一罐罐滚烫的开水,泡制一杯杯清香扑鼻的茶水,或者浓郁的咖啡。

  有暇的船员,开始捕猎海燕和企鹅。企鹅身上披着厚厚一层羽毛,又长又窄,呈细密的鳞片状。由于企鹅长期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这件这件特殊的羽衣可以保护它们不被海水浸透。大自然还赋予了企鹅一具厚厚的皮囊,让它们在冰天雪地中依然能活蹦乱跳。而现在,肥美的企鹅肉,在洒满了各种香料的大锅里炖着,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香味。

  9月28日,探索舰队几艘船上的瞭望手几乎同时发出兴奋的讯号,距离舰队约十多公里处,发现陆地。舰队指挥官陆祖生观察了远处的陆地后,与几名领航员、绘图师将舰队所处的经纬度与世界堪舆图稍稍一对比,便已经能够确定,他们已经抵达了美洲大陆的最南端——被称为火地群岛的西部海岸,那里应该是靠近被西洋夷人称作为麦哲伦海峡的西边出入口。

  这段航行,是探索舰队第一次在高纬度地区直接穿越这片海洋(太平洋),按照陆祖生的说法,是从未经历过如此无趣的漫长旅程。

  9月30日,舰队继续往前航行,此时,距离岸边约五六公里,通过望远镜,已经能清晰地看到岸上的具体情形,大片无遮蔽地带分布着苔藓和矮木。

  上午十一时左右,舰队驶入一处海湾,距离岸边一公里的地方抛锚停驻,然后派出几艘小船,搭乘三十余船员,一边测量水深,一边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