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 不差钱的北明_1635汉风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五八章 不差钱的北明

第(3/3)页

来大量的收益。

        三年前,北明海军的一支小舰队在岭北沿海又端掉了一个罗刹人建立的据点,除了缴获大量的珍贵皮毛外,还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距离海边一百多公里的内陆地区有一片储量丰富的金矿。而罗刹人囿于人手不足,暂时还未大规模地进行开发。

        北明闻讯后,当即组织了一个百人规模的探险队,在罗刹人俘虏的指引下,寻到了那处金矿所在。经过数月的探查,探险队惊喜地发现,金矿确实真实存在,而且分布极广。山谷几条溪流中均有大量金沙,山区里还伴有许多银矿带。

        随后,北明政府派出五艘舰船,载有两百名陆军、四百多名日本苦力、地方土著,以及大量的物资补给和建筑材料,进驻了那片地区,并插上大明日月旗,宣布该地为大明所属海外领地,并将其命名为银州(今俄罗斯马加丹州,该地拥有俄罗斯11%的金砂、15%的金矿石和约50%的银储量)。

        想不到,开发未及一年,银州便能产富含金银矿石(沙)一百多箱,保守估计,可以精炼出价值十多万银元的的足金和足银。

        另外,北明政府还从朝鲜东南三道,以及明州总督区,大肆盘剥和搜刮朝鲜人和日本人,除了每年强征两地若干百姓前往北明各地矿场服役外,还通过种种借口,褫夺那些不服“王化”的地方世家大族的土地,转而售卖给无地或失地的平民、贱民,不仅可以从中大赚一笔,还能顺便邀买地方民心,巩固北明在当地的统治秩序。

        总的来说,北明政府“搞钱”的手段,绝对比大秦政府强的不是一星半点,以区区八十多万人口,便能做到岁入一百六十多万,若是加上皇室收入,很可能会接近两百万。

        这便是北明非常有底气地想要谋划建设东北亚地区第一条铁路信心所在。在他们看来,齐国人给出的两百五十万到三百万的投资预算,可能会有些偏高了。

        铁路需要的枕木,不论是云州本地,还是北边的苦叶岛,有的是无尽的木材。至于修建铁路的劳工,完全可以在朝鲜和明州总督区加大“征募”力度,给他们管上一天两顿饱饭就可以打发了。唯一需要花钱的可能就是铁轨和蒸汽机车了,哦,对了,还有指导建设施工的齐国铁路工程人员,需要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出于节省费用,以及考虑要进一步增强国内工业实力,北明政府曾试探性地询问齐国,可否帮着他们在镇州筹建一座钢铁厂,以利用当地丰富的铁矿和煤矿,大量炼制钢铁,以满足境内旺盛的市场需求。

        据说,齐国驻长宁公使对此建议非常感兴趣,表示会将大明政府的要求以最快速度回报本土。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得到本土的积极回应。毕竟,偌大的东北亚地区,没有一座像样的钢铁厂,确实无法促进本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而本土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铁路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使得每年新增的钢铁产量基本上都被快速增长的基建生产所吞噬。为了保证市场所需,齐国工商部在数年前已经下发了钢铁贸易限令,减少或禁止出口钢铁原材料,优先供应国内。

        钢铁产业作为一国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未来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基础工业品。

        对齐国而言,北明在整个东北亚地区,据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北太平洋航线的起始点,更是控扼日本和朝鲜的有力支撑点,它还是挟制大陆秦国的北方桥头堡,要是实力太弱了,肯定无法完美达成齐国的预设的战略目标。

        要想加大对北明的扶持力度,没有比增强其自身工业实力更为有效的方法。既然可以为北明修建铁路,加快其物资和人员调动的响应速度,那么帮着他们建立一座先进的钢铁厂,进一步提升北明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其综合国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