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乘桴浮于海_汉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 乘桴浮于海

第(2/3)页

就跟他们通过气了。

  朝廷也知道典属国和大鸿胪两个机构一贯不对付,怕他们打起来把石渠阁拆了,今日特地派了宗正刘德来打圆场,刘德连忙制止道:

  “大鸿胪、夏侯博士,勿要着急,且先听西安侯解释。”

  宗正刘德虽也学诗书,但他真正的兴趣却是黄老,收集到了淮南王刘安令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这淮南子作为黄老道家遗作,也支持大九州说。

  淮南王的门客们胆子比邹衍大多了,直接宣布四海之内的整个世界,东西有二万八千里长,南北二万六千里长!还专门为那些尚未能探明的大陆取了名。

  但即便如此激进,淮南子仍将中国设定为天下正中,所以刘德也奇怪一向机敏的任弘,为何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众人的反应,全在任弘意料之中,心中暗道:“果然啊,这陷阱一挖一个准。”

  埃及,两河,中国,哪个古典文明,不曾以自己的视角看世界,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呢?

  所以汉人根本不会关心地球是不是圆的,反正浑天说里,它就是圆圆的鸡蛋心,除了天官们在吵吵外,一般的读书人根本就不想管此事。

  他们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我堂堂天朝上邦,赫赫中国,居然不在天下正中!?”

  这思维根深蒂固,再过两千年都没啥变化,明末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献世界地图给大明皇帝,就故意将子午线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心。

  一个歪果仁都明白的道理,任弘岂能不知?

  面对质问,他长作揖:“诸位且听弘一言,中国,当然在这天下正中央!”

  “至于这图上为何不在,只因汉使往西边走了太远,都走到距长安一万一千六百里外的安息去了。”

  “反倒是东边鲜少涉足,出长安数千里便是大海,虽知乐浪海中有倭人,却从未有人去过,再往外还有什么邦国,全然不知啊。”

  任弘无奈地诉苦道:“大鸿胪、宗正、太史令,这舆图上面每一个邦国,要么是汉使亲自抵达的安息,要么是在当地听闻的犁轩、身毒,距离长安多少里,出了徐闻港船行几日,都在附录的简牍里记述得清清楚楚,皆取自前人。”

  “吾等总不能为了将东边的地域填满,便胡乱添加,欺骗天子吧?所以只是将已发现的地域画出来,若是诸位觉得不对……”

  任弘笑道:“不妨效仿终军,主动请缨,作为黄门使者去倭国探访探访?”

  一听此言,韦贤和夏侯胜就发觉自己上当了,众博士弟子也面露难色。

  面对已经无从辩驳的大九州之说,贤良文学有一种理论:“非冠带之国,《禹贡》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无以为,何必去探查?”

  这意思就是,我管你世界有多大。

  出了禹贡九州范围,《春秋》没提及的,都是无用之地,完全可以当做不存在。别说域外了,就连已设置郡县的交州,其实也是应该放弃的!

  所以他们非但不会主动请求为使,甚至还不断阻止朝廷派遣黄门使者去探索南海中的异域,生怕那里的珍奇异兽、珍珠玳瑁让皇帝着迷,又多生事端。

  可如今,任弘却在这地图上布下了一个陷阱。

  不去探索,就无法证明中国当真在天下之中。

  见嘈杂的博士弟子们忽然都闭嘴了,任弘却笑道:“怎么,昔日孔子尚且欲乘桴浮于海,至九夷之地,如今却无人愿意一探?在这舆图之上,一丈将近万里行程,诸君若能在陆上海上探明这么远,便回来向天子复命,典属国自能将发现的地域添上去,如此便能证明中国确实是天下之中!”

  夏侯胜强辩:“孔子说的是天下无道,如今是有道之世,自不必如此……”

  最后还是刘德打了圆场:“西安侯所言不差,未能探明的地域,确实不能胡乱画上去。但大汉不在天下正中确实不妥,不如在制作最终的舆图时,加长一丈,乐浪海以东统统留白,待日后使者去了倭国,再添加不迟,何如?”

  苏武颔首赞同:“就依宗正说的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