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匹马入长安_汉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 匹马入长安

第(2/3)页

安的市坊都传开了……”

  而他们听到的传言,无非就是赵汉儿所说的那些。

  看着段会宗和他身后良家子们认真的模样,任弘是开心又是好笑。

  喜是因为,他的名声在六郡确实很响亮,元霆西征时在凉州募兵,其中就有一个天水曲,其中不少良家子弟立功得赏,在天水做了官吏或买地为地主,这些人回乡后自是将七战七捷的西安侯吹上了天。

  而这之后,西域更成了以当兵打仗为本业的六郡人挣功名的地方,当有传言说朝中欲杀任弘,性子刚直的天水儿郎自是义愤填膺,认为是长安出了奸臣,一听说任弘来到本县,便齐刷刷跑来,要陪他武装入京了。

  倒不是他们对任弘的崇拜到了疯狂的程度,任弘相信,大多数人当真是出于义愤。

  当初李广自刎于军中,不但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而六郡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也不论军法如何,他们就是喜欢凭感情用事,认为李广是冤死。

  但同样一家人,若是背叛了大汉试试看?当李陵降匈奴后,李氏名败,而陇西天水之士皆以与李家人同郡为耻!

  这就是六郡之风,爱憎分明,对事不对人,他们敬的是忠于大汉的功臣西安侯,恨的是身居朝中,无尺寸之功却常常沮边塞之功,拖关西将士后退的关东卿相文人。

  好笑则是,这传言居然影响如此之大,看来幕后定有黑手。而任弘又不可能带上这群人,就算大将军不欲对付他,但看到任弘鼓动地方豪杰武士随他进京上访,又岂会没有想法?

  这群冲动的良家子,留在地方上为自己撑着舆情就好。

  于是任弘当场告诉良家子们……这是假新闻!

  “此言谣言!乃是匈奴间谍所传,为的就是离间大汉将相臣僚!”

  他肃然道:“弘在此立誓,弘忠于大汉绝无私心,而朝中执政刚正不阿一心为国,弘无背国之心,执政亦无害弘之意。”

  “所谓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还望诸位信我肺腑之言,勿要人云亦云!各自散去,静观其变,相信大汉绝不会亏待有功忠臣!“

  段会宗与众良家子面面相觑,正迟疑之际,外头却来了长安使者。

  而这位使者一到,任弘就彻底放下心来了。

  手持节杖抵达的,却是杨恽,杨二郎先是惊诧于将驿置围住的良家子。他们倒是听任弘话,让开一条道使杨恽进来,瞧众人义愤填膺的模样,杨子幼了然,大声道:

  “京中近来有不实谣言,中伤大臣,故天子与大将军特遣我以五封置传,来迎西安侯入朝。”

  良家子们懵懂不知,但听在置啬夫和任弘这俩熟悉置所乘传规矩的内行耳中,意义便截然不同了。

  符合任弘身份的其实是“四封乘传”,而“五封置传”是传乘中规格最高的,书五封之,对应四马高足的轺车,规格比于诸侯王、三公。

  如此高规格,又让任弘信得过的杨恽来迎,大将军也是察觉到了传言之事,欲释任弘之疑,这件事果然不是大将军本意吧?

  任弘稍稍安心,暗道:“嗨,大将军真是太客气了,人家明明是想匹马入长安的。”

  ……

  听说任弘已入右扶风,坐的还是规格最高的“五封置传”,比于诸侯王、三公时,霍禹面露不忿。

  “任弘只是杂号将军,卸任的二千石官吏,四封乘传足以,何德何能,能用上如此高规格的车乘?父亲还是太优待他了。”

  作为大将军的长子,霍禹容貌与霍光颇似,都是疏眉目,同款的矮个子,但生气起来却毫无霍光的阴冷,而是全都表露在脸上。

  说起来,霍禹年纪也不大,却已是堂堂“五官中郎将”,为三郎将之首,分统郎官,掌宿卫殿门,出充车骑。他也被霍氏认为天然便是大将军的继承者。

  因而霍禹对任弘十分警惕,暗道:“父亲屡屡予其机会,若是将出征西域、乌孙的机会交给我,我如今起码也有金赏之功,能靠自己的功劳封列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