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五年任务与二十年规划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5章 五年任务与二十年规划

第(3/3)页

这个任务恐怕就会半路夭折了。

        国家也知道工业是强大之本,辽北省原本就是工业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国家也知道,自己的工业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西德的一家三流机械制造公司做出来的机床就比国内最好的机床厂产品还要好,这种差距都有种绝望的感觉。

        如何提升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这就很复杂了,金钱、人才、技术,政策等等,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整体工程,各种因素缺一不可,但是如何具体实施,这就不是谁都知道的了,要进行具体的尝试。

        这个尝试的人就是刘琅,地点则是阜城,刘琅是人才,而且是公认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天才,是最适合的人选,之所以选在阜城,这里面有刘琅的因素,但是并不是主要原因,国家高层可不会因为阜城是刘琅的家乡就二话不说把工业特区的地点放在这里。

        如果论工业基础,沈城比阜城强的多,它应该是最适合的地方,但是沈城可是一座大城市,拥有数百万的人口,工人的人数就有两百多万,尤其是西铁区,里面都是国家规模的大工厂,每年创造的利润高达百亿,谁敢拿它们做实验?做好了还行,做不好那就成了罪人。

        相比较之下阜城就有很多优势了,工业品类不少,但是没有几家盈利的,就是不改革用不来多久也要倒闭,另外这里的机械加工行业不算是支柱产业,煤炭才是,即便搞砸了,只要煤矿不黄,老百姓的生活就没问题。

        搞好了可以起到带头作用,搞不好对国家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充其量也就是几亿块钱白扔了,损失虽然不小,但国家还是能够承受的。

        所以把阜城当做工业特区还是国家平衡利益的结果,当然,辽北省还有几个城市也具备条件,比如安山市、福顺市,但刘琅是阜城人,最后就把定下了阜城。

        虽说阜城是个小地方,但既然定位工业特区,那麻雀虽小也要五脏俱全,各种条件一个都不能少投入、人才、政策都要给予。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