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吉立公司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最新章节正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3章 吉立公司

第(2/3)页

让他们改革,谁会听你的?就是高层们也不会轻易下这个命令,他们也要考虑利益。

        在前世,真正能够沉下心来做汽车的只有寥寥两三家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吉立就是其中一家。

        十多年后吉立也算是成功了,但也可以说没成功,成功是指他们拥有了一个完全自主的品牌,实现了年产二十多万辆的成绩,相当的不错,但没成功的是核心技术还是没有完全掌握,尤其是发动机,依旧是进口技术,这是吉立公司最大的一个败笔。

        可不管怎么说,刘琅还是非常尊敬吉立公司,特别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李树先,因为他敢于人先。

        这位李树先有着江浙人经商的传统,在八十年初期依靠一台照相机开启了创业生涯。

        他通过为游客拍照赚钱,积攒了一些钱后又又在八四年建立了一家小公司,制作冰箱零件,

        配件越卖越好,李家兄弟等人干脆自己成立了北极电冰箱厂,与一众国营企业竞争而不落下风,有传闻称其销售额一度达到了四千万万元。

        但好景不长,他的冰箱厂厂长没当两年,北极电冰箱厂就因为国家定点生产冰箱的政策而被迫关闭,冰箱厂关门后,他跑到大学上学,算是给自己充充电,而那时他才二十三四岁。

        九十年代海南撤市变省,随即有了海南大开发,一轮炒房热潮汹涌袭来,那一年也是国家地产元年,后来的数名地产大亨跑到了海南炒地皮,就此赚下了第一桶金李树先也跟着入场,他看到两万家房地产公司在这片土地上搏杀后心惊肉跳,九三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他看得没那么明白,千万资产化作了一栋栋烂尾楼,不知多少人还不起钱跑路的跑路坐牢的坐牢。

        这件事对李树先最大的意义在于,赔得太痛,让他死了投机这条心,安心地做他的制造业去了。

        李树先一开始想到了造摩托,通过仿制一辆本田摩托,造出了自己的“华田”,但与冰箱一样,没有生产资质成为造摩托的难题。

        摸爬滚打多年后,李树先这次知道该如何处理——找了一家效益不好的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