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巅峰过后即落幕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最新章节正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3章 巅峰过后即落幕

第(3/3)页



        结果这几个人大部分都不务正业,除了陈奕寻外其他三个人不是天天闹绯闻就是搞“摄影”,要不就是在把自己晒黑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总之就是不好好唱歌表演。

        渐渐的,港岛在中华区的娱乐地位衰落下去,等到了新世纪更是“惨不忍睹”,港岛本地的歌曲和电影成了小众化的代名词,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成就。

        主要原因还是内地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和文化的崛起。

        在八九十年代,港岛属于发达经济体,在华人世界中处于经济和流行文化的顶峰,加上商业操作流畅的娱乐业,自然影响力极大,单方面影响大陆。

        后来随着大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眼界开阔,港岛作为一个城市的人才储备自然就不足了。

        经济方面,当内地市场逐渐放开后,港岛那几百万人口的小地方在拥有十几亿人的庞大市场面前不过是沧海一粟,娱乐事业就是为了赚钱,你是为了迎合十几亿人口的市场还是几百万人的市场?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前者了,这就让原本扎根与港岛本土的文化不再具有吸引力。

        想想看,充满了暴力的古惑仔,鬼神横行的僵尸片能够在内地上映吗?

        所有行业都是跟着资本流动的,资本才是王者,那些港岛本土导演和演员纷纷和内地合作,说是两地合作,其实话语权都在内地,港岛不过重在参与而已。

        另外还有人才上出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这个现象更明显,二十年后,那些活跃在港片一线的港星都多大年纪了,什么刘福荣,梁家灰,梁朝为,都是年近半百的人了,二三十岁的新生代根本担不起重担,反倒是内地,十六七岁的“未成年”少年都层出不穷,甭管有没有能力,反正出道就有大批的拥趸。

        年轻一代如同韭菜一样一茬茬出现,中生代更是如日中天,什么“四大花旦”,什么“四小花旦”,大量的演员让观众们都有了审美疲劳,在艺人如此众多的形势下,整个行业都蓬勃发展,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情况下港岛哪里有机会?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