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最新章节正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3章 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

第(2/3)页

年前在岛国进口的那套晶圆生产线,只是这套生产线内部的超过七成以上的零部件都升级换代了,尤其是光刻机,光源采用了国家最先进的分子激光仪器。

        和这台激光机一同抵达沪市的还有国家光学研究研究院的翟跃迪院长,然后翟院长在沪市也和众人干起活来。

        何权他们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他的帮助下中芯科技可以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建造的速度大大加快。

        八五年十二月份中旬的一天,由中国改造的晶圆生产线终于拧上了最后一颗螺丝,这预示着中国芯片第一期工程到了一个收尾阶段。

        这套晶圆生产线外观与之前差不多,但内部的零件已经完全不同了,五成以上的零部件全部变成了国产。

        零部件国产化,这是国家制造业必须要走的一步,如大众车一样,这个过程很艰难,从八零年到今年的五年时间里,才完成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这还是靠着从德国安德鲁斯公司进口来的机床完成的。

        芯片所需的零部件也是如此,要想达到万安公司的标准,不是提升某一条生产线的问题,而是提升整个产业系统的问题,就如一辆汽车,你要想达到进口车的技术指标,那就得从最小的零件做起。

        中国的制造业要想达到西方发达国家如今的水平,在国家重点支持,工人们兢兢业业的环境下也得二三十年时间才有可能,这是由双方之间的差距决定的,两者的技术至少差了三代,每一代都得花上七八年的时间攻克,不是你想追就追的问题,即便是华夏大学如今做的事情,也只是要缩短和德国三流机床水平的距离,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德国现在把国内最先进的机床送给华夏大学,就是刘琅也得抓瞎,因为这些技术已经超过了他在国内所学的知识范畴,没有相应的知识做支撑,你就是真正的神仙转世也没,要不然刘琅也不会要去国外留学。

        同制造业相比,国家的电子产业就好多了,如果要划分世界电子产业的发展形势,那也可以分为三代,最新一代还是在美国,以万安公司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