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富爸爸” VS “穷儿子”_1635汉风再起重庆老Q最新章节列表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五章 “富爸爸” VS “穷儿子”

第(2/3)页

续他们接下来的旅程,前往齐国都城—长安。

  为此,威海铁路站不得不临时稍微调整了火车运输计划,特意加挂了两节车厢,作为河仙镇使团的外交专属包厢。

  经过十年的发展,曾经简陋至极的火车车厢已经变得日益舒适起来。最起码,车厢两侧镂空的车窗都已安装了透明的玻璃,不至于火车在高速奔驰期间,再让所有的旅客在铁路上“兜风”。

  而给河仙镇使团加挂的两节包厢,则属于高档的商务车厢,每个车厢有三十个卧铺床位和二十个软皮座位。虽然那些床位逼仄狭窄,还分上下两层,但相较于普通车厢仅为一排排简单的软皮垫子座位而言,却要舒适很多。

  要知道,东部沿海铁路还未完成复线建设,使得整个铁路线运力非常紧张。故而,不论是货运车厢,还是乘客车厢,基本上都是超负荷运载。

  原本承载七十人的车厢(比后世的火车车厢略短一截),往往会塞进一百多人。使得整个车厢的座位里、过道上,全都挤满了人。在这段三五天的长途行程中,其体验感绝对不比那些塞满了移民的专用移民船好上几分。蓊

  虽然,汉洲本土的城市风格各异,但所有的访问者却有一个共同的印象,那就是城市规划得异常整齐而且干净卫生。另外,每座城市都占据了巨大的空间,显得人口比较稀少,按齐国人的说法就是“人口密度很低”。

  城区周边都有面积很大的郊区,通过公共马车系统与城市中心相连,而且基础设施齐备,都拥有一套神奇供水系统和通畅的下水道系统,远不是河仙地区原始的卫生条件所能相提并论的。

  尽管,河仙镇使团人员未能进入普通人家,去参观他们实际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情况。但在街道上,马车上,以及火车上,都可以非常近的距离去接触无数的普通齐国人。

  毫无疑问,大部分齐国人都表现出非常自信而积极的神态,甚至当他们得知你是一个来自海外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到访者时,从他们的眼神当中,你会看到一种若有若无地高高在上的姿态。

  当然,齐国的强大和富庶,以及他们在整个南洋地区所确立的霸主地位,有理由让他们的国民表现出这种高傲的姿态。

  在齐国,半数以上的男子都已不再束发,而是留着一头干净利索的短发。装束也以简约大方的对襟短衣(相较于长袍而言)和直筒长裤为主,不过在盛典或者节庆期间,也会身着传统大明服饰,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仿如华夏大陆一般。

  至于城市当中所遇到的齐国女子,似乎也与大陆和南洋土邦的女子有些不一样。她们看起来更加美丽,更加大方。听说,在齐国,政府、教育、医疗、纺织工厂,以及其他许多部门行业中,都有女子的身影,做着曾经皆为男子从事的职业。蓊

  从威海到广陵这段三百多公里的旅途中,河仙镇使团人员从火车窗外看到铁路沿线分布着大片大片的甘蔗田,一望无际,让人望之,不由心神驰往。从随行的齐国官员口中得知,威海、广陵等东北地区乃是齐国最大的蔗糖生产中心,所产蔗糖要占全国蔗糖总产量的近八成份额。

  要知道,在四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长满了茂密森林和无数的灌木杂草。尽管该地水源不缺,但土质十分贫瘠,每年收获甚少。

  当年第一代开拓者来到此处时,栽种的秧苗很快就枯萎了。斧子落在弯曲杂乱的树根和树枝上时,随即变钝。铁锹一触及土层下面的砂岩,就断掉了。辛苦运来的牲畜,要么走失,要么死掉。风餐露宿的拓殖者,在晚上也会遇到许多野兽和土著的袭击。

  经过四十年的不断拓殖和培育,这片荒芜的大地,最终变成一块块肥沃的耕地,甘蔗、土豆、小麦、大麦、高粱、玉米、棉花等众多农产品,为数百万齐国子民和众多工厂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工业原料。

  河仙镇使团在听到齐国随行官员叙说他们的先辈如何筚路蓝缕,如何艰苦开拓,如何发展壮大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