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欢会_七十年代真夫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联欢会

第(2/3)页

丁,还分出神来说:“禾儿别理你爸爸,他不懂。”

  整个大院数她最好看最会打扮,男人懂什么呀。

  禾儿也觉得爸爸不懂,还跑去告状说:“爸爸说我像猴屁股。”

  赵秀云忙着给领导座位放姓名牌,抽出时间喊:“方海,你要是有空给我把横幅正一正。”

  又匆忙回头看女儿的脸,没敢捏,说:“挺好看的,你别蹭脏了啊。”

  禾儿大受安慰,像模像样找地方拉筋,她们就是草台班子,没正经学过跳舞,这出《草原女民兵》的很多动作都是简化的,只要能踩对拍子不跳错就行。

  说白联欢会就是图一乐,难道指望能表演出大剧院的水平吗?

  像小孩子时间多,还给排出节目来,妇女们才是真的乱,陈秀英捧着她的宝贝碗,没上台就摔碎一个,“哎呦”惨叫。

  顶碗可不是随便碗都行,那可是祖传的家伙,碎一个少一个,碎片她都小心翼翼捡回家去。

  一位大嫂吹唢呐,练着练着全后台的人都说话靠吼。还有拉二胡和敲鼓的,震得人耳朵疼。

  赵秀云开始绝望地想,这台联欢会不知道要办成什么样了。

  但一上台,居然都表现得不错。

  她把自己的节目放在开头几个,连串词都是自己写自己念。因为选用的语言种类太多,用的是一首最为耳熟能详的《沁园春·长沙》。

  第一句是普通话。

  “独立寒秋……”

  接下来的长沙话、沪市话、粤语、闽南话等,加上少数民族语,一共四十三种。

  非要说字正腔圆到本地人的地步也不至于,但确实有七八分像,起码观众们都听得出来,专拣着自己老家那句重复。

  况且节目寓意好,就像串词说的“千言万语一句话,五湖四海是一家,在此新春佳节之际,以乡音聊慰诸位的思乡之情”。

  李师长是客家人,说:“家属院好像就我们一家说客家话。”

  老乡难见,说得很少,孩子都在沪市长大,普通话说得溜,沪市话也会一些,唯独老家方言不太会,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