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3章 名师高徒
第(2/3)页
提出了诺贝尔奖族谱的概念。
就目前为止,罗斯曼是师承族谱分支的最下级。
如果由他逐渐往上溯源。
大概是他在斯坦福大学时的导师阿瑟·科恩伯格,他是“DNA酶学之父”,同样也是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
再往上则是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他是”辅酶A“的发现者,是195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逐级往上最后就会发现,图谱最后的尽头来到阿道夫·冯·贝耶尔,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类似师生延续、数代相传的例子自然不止这一例。
这个研究虽然并没有什么学术意义,但至少说明了一点。
名师确实会出高徒,一个名师的背后,是一群人才的崛起。
也因此,在这个角度来说,罗斯曼现在所做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比他在实验室工作更具价值意义。
罗斯曼获得诺奖的成果是“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上,现存世的生物学家里比他牛的找不出来几个人。
细胞信息转导说的是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在细胞内进行信号转导系统转换,最后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在这节细胞生物学专业课上,罗斯曼并未简单停留在传导的过程和原理,而是继续发散到下一个维度,细胞通讯。
细胞信息转导本来就不是这个年纪应该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罗斯曼在已经超纲的基础上,再次拔高了一点。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除了自学或是已经学习到相关内容的学生以外,下面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都像是在听天书一样,基本属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了个一脸懵逼。
“细胞通讯其实和人类社会的通讯有异曲同工之妙。”罗斯曼接着做了一个生动的例子:“第一个也是主要途径是通过化学信号分子,它的过程有点像是我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一样奇妙。”
“信号发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