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传媒集团的成员(7K大章,求订阅~)_重生香江之最强大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69、传媒集团的成员(7K大章,求订阅~)

第(2/3)页

是要将这几家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也有利于管理!”

顾成曦稍稍的松了一口气,《真报》的创办,顾成曦是看着他从无到有的,投入其中的感情自然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了。

  

现在听到楚欢这边只是进行资源整合,便于管理,平日里《真报》还是一个独立体,顾成曦自然就没有任何的想法了。

自己的担心没有了,顾成曦自然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新闻在香江的轰动性了,立即讲道:“独家交给《真报》来报道吧?”

楚欢对此自然是没有意见了,不过还是提醒顾成曦道:“不过不能做为明天的头版。”

楚欢明天还要跟利晓和,邵义夫去见沙雅呢,只有汇丰手中TVB的股份到手之后,这件事情才算是真正的敲死了。

顾成曦点头道:“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

随后,楚欢向顾成曦询问道:“现在香江报社有哪几家是可以收购的?”

“你还想收购其他的报社?”顾成曦惊讶的看着楚欢。

楚欢点头,根据甲库顾问公司的调查,现在的香江,报纸行业那真的是叫一个乱套啊!

虽然《真报》现如今已经稳居香江报纸业第二档了,但跟整个香江的报纸行业来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香江虽然有文化沙漠之称。

然而、香江的报摊多如牛毛,摊档上五光十色的报纸杂志,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初到香江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

据今年年香江年报统计,香江有报纸56份、期刊536种,有90余家国际通讯社、报刊和广播公司在香江设立办事处(记者站)。

若以一个城市而论,香江有这么多报刊及外来采访机构,堪称世界第一。

香江的报纸,有40家是以报道综合新闻为主的,两家财经日报,一家儿童日报,另20家专门报道娱乐新闻。

香江报纸一般由新闻、副刊、广告三大块组成,往往是副刊的篇幅多过新闻,不少时候,广告的篇幅既多过新闻,又多过副刊。

香江中文报纸的销量,最高为《东方日报》,日销25万份以上;其次是《真报》、《成报》、日销20万份以上;日销10万上下的有《天天日报》、《明报》、《新报》、《星岛日报》等,其余各报只有几万或几千的销量。

香江的英文报纸,老牌有英人办的《南华早报》、华人办的《虎报》。

日销长期在几万份徘徊,读者都是上流社会人士,故影响很大,新办的英文报纸有《亚洲华尔街日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

香江报纸70年代的日常总销量为150万份,以人均摊,每4个拥有一份当日报纸。

以报社摊,每家报纸日销不及3万份,其中数家大报占去大半销量,若这样算,其余各报日销仅1万份。

所以根据香江现在的报业行情,一家《真报》并不能满足楚欢的要求。

顾成曦想了一下讲道:“如果真的是想要收购一家报社的话,我认为《天天日报》是最容易也最值得入手的。”

《天天日报》是在1960年11月1日创刊,是香江少数拥有悠久历史的中文报纸,其创办人是当时社会知名的韦氏家族,而韦家第二代成员韦吉泽,便是创办《天天日报》的人。

当时的韦氏家族主要经营制药业,并创办当时的二天堂药厂,由于其生产的药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于是后来学习《星岛日报》的胡文虎成立了二天堂印刷有限公司负责印制药品广告纸。

当时的韦氏家族第二代成员韦吉泽在英国学习印刷学,这为以后创办《天天日报》打下了基础。

《天天日报》办报时的注册资金仅为5万港元,但韦吉泽把所学的印刷技术运用在报纸的印刷上,先声夺人地以彩色印刷开创报业历史,使当时《天天日报》成为全球第一份彩色印刷的报纸而一炮打响。

另外,其办报方针更是一改传统,将报纸杂志化。

尤其对当时的副刊进行改革,使其更贴近市民,内容大胆创新,使《天天日报》在创刊不久后,便日销4万份。

创刊一年之后,韦吉泽便将报纸交由其弟韦吉舜接手管理。

楚欢向顾成曦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天天日报》的新闻内容可以与《真报》互补,《真报》的优势在金融与娱乐这两块,《天天日报》的娱乐板块虽然也不错,但他们的报道方向更俗更假一些,不过《天天日报》最成功的还是他们在马经方面的报道,在香江几乎每一个赌马的人都会买一份《天天日报》。

其次呢,《天天日报》幕后的老板,韦氏家族的二天堂药厂的生意这两年出现了危机,韦氏兄弟一直在想办法筹集资金,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出手的话,基本上用120万就可以拿到《天天日报》了!”

顾成曦给楚欢分析道。

实际上顾成曦的分析一点错都没有,如果楚欢现在不出手的话,那么两年之后,韦氏兄弟也会将《天天日报》以160万的价格卖给了妙丽集团的董事长刘田就。

刘田就这个人在香江商界没有什么名气,但他却是第一个在鹏城进行土地投资的人。

只不过刘田就并没有借着这件事情成为香江巨富,也没有借着这件事赶上老家后来的发展,到了84年的时候,刘田就的妙丽集团便宣布破产了,在拍卖了大部分妙丽集团的资产后,刘田移民去了枫叶国。

而这个时候《天天日报》自然是再次易手,接盘人成了福利建筑的何时柱。

虽然何时柱这个人与刘田就一样在香江普通人当中名声不显,在后世说到香江名人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提起他,但这个人在后世却是香江商界一个声名显赫之人。

香江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福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建安保险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主席。

  

曾先后出任香江中华总商会司库、副主席、立法局议员、天天日报社长、临时立法会议员、立法会议员、劳工顾问委员会委员(雇主代表)、香江房屋委员会委员、香江广悦堂名誉会长。

同时在69年的时候,便已经获得香江太平绅士的称号。

如果何时柱的大伯能够活到建国之后,也肯定是一位非常大非常大的人物......

不过《天天日报》也没有在何时柱的手中待太长时间,87年的时候,被何时柱卖给了黄瑜郎。

但那个时候,《天天日报》的市场估值已经来到1.1亿港币了!

从韦氏家族卖给刘田就计算,十年的时间,《天天日报》的市场估值增加了近百倍!

楚欢听完之后,讲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以《真报》的名义向韦氏家族发起收购,看看对方什么价位吧!”

这件事情楚欢是准备交给顾成曦自己去做了。

顾成曦点点头,道:“没有问题,等到回到报社我便向韦氏家族发出邀请。”

楚欢继续讲道:“还有一件事情,现在香江的电影行业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