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明君圣主(三十三)_元帅拯救攻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5 明君圣主(三十三)

第(1/3)页

  至此后,男校与女校每月比拼,双方有输有赢,虽然有时输的恼火,但不得不说,正是在这种比试中,男生对女生的认同感更高,女子的地位,也在这些人的无意识中,提高了不少。

  八年后,三年一度的科举眼看再有两月便要举行,朝廷颁发最新政令,允许女子参考。

  虽然仍旧有不少思想迂腐顽固的大臣、鸿儒提出反对意见,为此甚至不顾脸皮,与支持此项政策的朝臣,在朝堂上争得脸红脖子粗。

  但明眼人都能从中看出陛下的态度——经过八年执政,乾元帝的威信与手中的权利,达到空前绝后的高涨和强大。这时,顺从陛下的决断无疑是明个智之举,敢反抗,那真是想要告老还乡了。

  且经过八年时间的缓冲,女子地位的提升已成大势所趋,他们早就有了这个心里准备。

  尽管仍旧心有不愿,他们却更明了,在陛下的强力支持子下,他们的反抗犹如蚍蜉撼树,根本没有丝毫作用。与其反对这项政策,惹来陛下不喜,倒不如跟紧陛下的步伐,做陛下最忠诚的拥泵。

    不过,话又说回来,男子学习几十年,尚且还不一定考的上,女子即便参考了,学识和体力都是弱点,她们能不能支撑到一场考试结束都是个问题,更何况是全程几天的封闭式科考了。

  所以,现在委实没必要与陛下争执,只看这一期科举的结果便是。

  这些抱着看热闹的心思看热闹的大臣,最后成功的被打脸。

  因为这一界的科考,虽然状元仍旧是世家举子,榜眼和探花却都被京都青山女校的女学生们摘走。

  而且进士及第的考生中,约莫有七分之一都是女子。这个概率固然不高,但是要想到这是女子第一次参加科考,就能有这个成果,这个结果已经非常斐然了。

  朝廷的大臣,以及一些迂腐的文人,对于这个结果难免心存不忿,还想在陛下给这些女子授予官职时从中阻挠。可是,知晓了这些女子的出身,以及她们的夫家后,即便再怎么心存龌龊,那些手段也不敢使出来了。

  因为这些女子大多出身青山女学,而众所周知,青山女学乃是当今皇后娘娘——没错,五年前,宁熹光因为献计于农桑,令一众农作物产量从每亩二百至四百斤,提升至四百至六百斤,这一成果对于民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研究出的增产办法,足以名垂青史,因而得皇帝嘉奖,摒弃一众反对言辞,坚决提升其位份为皇后,并举行隆重的封后大典。

  而青山女学,这些年来一直是皇后娘娘亲自监管,其中的学生,自然也都非富即贵,出身非比寻常。

  其中不乏公主、郡主、县主、国公府嫡女之流。而这些女子一旦出嫁,选定的夫君必定是在家世上足以与她们比肩的,换句话说,也就是门当户对之辈。

  如此,娘家婆家都是庞然大物,又其是一般人敢惹的?

  又有人说,即便他们不敢惹,但是他们可以从中挑拨离间——要知道,世家中虽然不乏思想先进之辈,但更多的是,还是迂腐顽固的掌舵者。这些封建大家长,会同意自家儿媳、孙女,压孙辈儿们一头,让他们颜面尽失么?

  自然有人不愿意,但更多的则是缄默同意的大家长。

  因为他们更懂得利益为上的道理。尽管儿孙被儿媳或孙女压一头,确实让人面上无光,但这对于孙辈们来说,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磨砺?

  能从这种压抑中跳脱出来的,成就指定不凡。从这方面看,这些儿媳、孙女,岂不是成了磨砺儿孙们的石头?

  再来,对于世家贵胄来说,能给家族带来利益的,才是有用之辈。能使家族立于不败之地,面上荣光的,才是一个家族的大功臣。在这方面,不管是子孙还是儿媳、孙女,只要她有这个难耐带领家族更上一步,那么他们这些老顽固,又为什么不支持她们从政?

  她们站在朝堂上,那就是自家人,自家多了一个在朝上说话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