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节 进兵_临高启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节 进兵

第(3/3)页

我们营寨上的双重炮火之下,腹背受敌。”

  计划确定之后,负责坚守阵地的1营和4营对大营的阵地进行了加固,除了炮兵营的火炮之外,炮兵学兵带来的备用火炮也被布置在营寨上用来拦截敌军。少数几门12磅山地榴弹炮被加强了步兵第3营、第5营。作为机动火力使用。

  接着他把北炜叫来了:“你是不是能够保证半径10公里遮断?”

  “可以。”北炜毫不犹豫的说道,“我已经布置多个潜伏哨和巡逻队,保证20公里方圆内无人可以侦查到我们的动向。”

  “兵力够吗?”

  “勉强够,我已经命令全特侦队除了训练分队和三亚分队之外的所有分队即刻到澄迈听候调用――他们晚上就到。这几个分队一来,遮断会更加可靠。”

  “这事至关重要。”何鸣再三强调。他的一切计划都是建立在部队的机动上的。伏波军的机动力再强也是靠两条腿,所以埋伏的部队不能离开会战区域太远,否则很难及时赶到参加战斗。既然在近处埋伏,就必须完全遮断敌人的一切侦查,使之不能掌握动向。

  按照历史资料组的提供的材料,明军在正常行军的时候放24塘,大约20里远,探马前后左右放30里。而且明军的探马全系骑兵,机动力还是很可观的。另外,明军还可能已经先期派遣了细作来探视。所以遮断敌人耳目就成为一件紧要的事情。

  见过北炜之后,陈海阳也登岸来和他商量协同的事情,双方约定了联络信号和方式,陈海阳还下令拆卸战舰上的十挺打字机,随射手和弹药一起登岸协助防守。

  到这时候,野战军各部已经完全做好了战斗准备,各部队不但知道自己的作战计划,对即将展开大战的战场也做了实地的踏勘,以免有任何遗漏的地方。

  7月3日上午,特侦队在琼山的侦察兵发来了:“敌军全军出动”的报告。第二次反围剿正式拉开了序幕。

  何如宾的大军从琼山出发,沿着驿路一路向前开拔。在打仗上,他的态度依然是以持重为上的,为此他一出琼山,就派出大批探马和细作打探情况。

  潮州参将童以振率领着十几员偏将,二千多名士兵走在前边。最前面是他手下千总何湛然率领的三百名骑兵,准备在路上一旦遇到敌人就迅速攻击,掩护后面的大队步兵和火器展开。

  骑兵是很有用的兵种,但是广东没有许多骑兵可用,所以全军止带了八百骑。何如宾认为在海南骑兵用处不大,这次又多半以围困攻城战为主,骑兵多带亦无用。而且各处的消息都说髡贼缺少骡马,不构成威胁。

  惠州参将严遵诰率领二千士兵断后。他们之前是的总镇火器营千总李佰刀率领的火器营,重炮大多用牛牵引,又有很多车辆,所以行进速度很慢,走在倒数第二。在火器营之前是云梯营。这是专门用来攻城夺寨的专业部队,六百名云梯兵带着拆卸开来的云梯和许多器械。万一需要直接攻寨就由云梯兵来担任突击前锋。

  镇标营中军守备孙昌祚,叶正芳率领着十几员亲将,一千五百名标营士兵和五百名何如宾的家丁护卫老营。赵汝义和幕僚们随老营行动,因为是出兵打仗他表示要骑马行军,但是何如宾还是关照为他准备了轿子和三班轿夫随时听用。

  何如宾带着他的亲兵和一部分主要将领走在老营之前。驿路上人喊马嘶,烟尘滚滚。尽管前几天接连下雨,但是这几天天气稍好,阳光便非常灼热,加上路上灰尘很大,许多士兵没走多少路就把随身瓦罐和皮囊里的水喝光了。

  几乎每到一条河水清澈的河流边,士兵和马匹就会挤到河边去喝水。人挤马嘶,乱作一团。

  “告诉各位将军,人马快走!”何如宾催促着手下的将领们,不让士兵们在河边逗留太久,免得扰乱行伍,被敌人乘隙突袭。

  但是敌人显然没有突袭的打算,包括全军涉水渡河的这样的高危险状态下,探马也没有发现近处有敌人活动的踪迹。

  放出去的24塘塘马不断的送回四面平安的报告。何如宾稍稍放心。

  “传令各军,不许拖延!”他命令道。

  琼山-澄迈之间的里程正常行进只有半日路程,如果按照官军平均每天走二三十里的速度,这点路可以走上三四天。但是海南和别处不同,沿途州县很少不说,农村也非常贫瘠,除非象琼山、儋州之类有储备有大量粮食的官仓的州县。否则根本无力供应一支大军,如果按照还照老规矩慢腾腾的行军,反而会把军队携带的粮食提前耗尽。何如宾吩咐众将,督促各部尽快前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PS:

  书中所列明军将领名称,大部分为同时代的历史人物,由书友提供。生平不详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