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英国人的用处_临高启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节 英国人的用处

第(2/3)页

隶在艰苦的矿场上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减丁’。为未来的移民腾出生存空间来!”

  马甲让步了,他看出来执委们对邬德的提议兴趣很大,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这个问题上我弃权,但是我反对全面复辟奴隶制。”

  “这个问题由元老院来决定。”文德嗣说,“我们表决吧?”

  对杨世祥的招安的建议,刘三嘴上敷衍了一番之后――别说他不感兴趣,就算感兴趣也不是他能决定的。这种事情就让元老院去考虑好了。

  他另外找了个话题,和杨世祥谈上次聊起过的“大明屈臣氏连锁药店”的事情。杨世祥对这事倒是很有兴趣,不过要在大陆上广泛设点这事让他有点担心。

  一是怕时势不靖,现在大明的局面看起来不是个太平盛世的摸样――闹将起来,不要说赚钱,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二来分号药铺不容易管理,特别是中成药销售不比饮片,做成了丸药看不出质量好坏,最怕分号的管理人来个李代桃僵,以次充好。

  “这个不怕,现在乱得是北面和西面。”刘三早就和李梅在商业部办公室里谈好了,重点开拓江南市场。江南地区在脑残的剃发令下达之前的整个崇祯朝直到顺治初年的二十年间还是比较稳定富庶的地区。当然这话不能向杨世祥说,他只好说:江南是鱼米之乡,向来是太平安乐之处。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乱。

  这话说得其实甚没底气,不过江南在历史上一贯是偏安之所,天下大乱少有波及也是事实。

  “至于以次充好之类的事情,我们可以想办法来解决,总不能因噎废食。”刘三接着指出,这次李洛由来是大好的机会――此人在各地都有字号和外柜,如果能得到他的襄助,这件事情就能事半功倍了。

  杨世祥点头。他和刘三合股之后已经渐渐的被穿越众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变得愿意冒险起来。

  “好,有贤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制药厂一开建,我就往江南实地踏勘一番。再去次祁州药市补些货进来!”

  “好,我与大哥一起去。”刘三早就想到祁州药市去看看了。

  “兄弟愿意去是再好不过,不过你这头发。”杨世祥说,“最好能蓄起来,出远门诸多不便,再戴假发髻恐怕半途就要露陷。”

  “无碍,我装个头陀。花钱买张度牒就是。”刘三可不想留一头又热又难以打理的长发。这里不是旧时空,到处有旅店有热水,随时可以洗头。去过一次佛山之后他就知道旅途的艰难和不便。

  “你做了和尚,我那弟妹怎么办?”杨世祥开玩笑道,“你既要在这里久住,我还让萱春过来伺候。”

  刘三想说“不必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实际上他还很想萱春,自从一夕之欢之后,萱春的影子就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萱春不是什么美女,他也不是D日之后一直靠五姑娘度日的饥渴男。

  让他心动的,无非是一晚的温柔体贴。

  “感情的事情真是难以理解。”刘三嘀咕着,意识到自己有点喜欢上萱春了。不由得头疼的叹了口气。

  杨世祥却又说:“看来今晚要好好的敷衍一下这位李大掌柜了。”

  刘三正在想萱春,楞了下才反应过来:“今晚就由我做东,在商馆宴请他们好了。”

  “不,”杨世祥摇头,“你既然是要代表澳洲人,就不能着急请客。”

  正式宴请在古时是件大事,一般至少要提前三天请帖,所谓三天是“请”,二天是“叫”,一天就是“提”了。对李洛由这样的外客,抵达当天就正式宴请不大礼貌,至少也得第二天。

  “不是应该接风洗尘吗?”

  “这就由我来做东好了。兄弟你就安排在明天晚上好了。”

  杨世祥又和他商量,李洛由这样的人,山珍海味大概是吃得厌烦了。杨家自己有灶下婢,手艺也还不错,只是怕不对这位大掌柜的胃口。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吃得满意?

  吃饭原本不是刘三感兴趣的事情,但是既然他是工作组长,李洛由的起居他也有责任,他想了想就说:“不如来点家常的菜肴。龙肝凤髓吃腻味了,用点清粥小菜反而开胃。”

  “好,准定这么办。”杨世祥深以为然,又说,“客院里新装得澳洲玩意,愚兄怕家人弄不来,还想请兄弟帮忙,找一个专人来照料。工钱伙食一概由愚兄家里承担。”

  招待李洛由的润世堂东客院是新近由临高建筑公司装修改造过得,添置了洗浴和卫生设备。临高县城里还没有下水道,修了化粪池也无法用,幸好县大街道路改造时候两旁修了排水阴沟,勉强能凑合着用来排污水。

  高位水箱,自来水管,加热炉这全套的东西安装起来,让润世堂开支了一大笔费用――办公厅补贴了其中的一半,前提是以后在办公厅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