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船只(二)_临高启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节 船只(二)

第(2/3)页

延伸,该岛南部的波影区为泥沙堆积的浅滩,水深仍有7-8米深。沿岸都是珊瑚岸礁,抗侵蚀能力强,海湾内的泥沙来源较少,岸滩的冲淤已趋向稳定状态。应该说后水湾地区是临高最好的天然深水港。对穿越者来说,后水湾有邻昌岛作为天然的港口屏障,在上面建造炮台可以有效的对海面攻击进行防御,比红牌屿这样的小礁屿要强得多。”

  什么是专业,这就是专业!不管是优秀的军队组织还是高效率的社会生产组织,合理分工――在工作岗位配制专业化的人员都是基础和前提。执委会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会议室里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气氛。

  “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能想当然啊!”马千瞩发出感慨。

  “我们把港口基地选在后水湾?既然此地的条件优越。”

  “不,不行,”文德嗣连连摇头,“后水湾作为港口很好,作为登陆基地条件不合适――没有水。”

  临高的后水湾地区在古代没有较大的天然河流,是县内比较干旱的地区,该地区附近的村落长期受缺水的困扰,一直到解放后,才打了深水井,开凿了多条灌溉渠道,解决了该地的缺水问题。

  没有足够的淡水,做什么都很不方便。而且这个地方离临高县城和未来穿越者的主地基也都嫌远了点。联络运输起来不大方便。

  “那你的建议呢?”此刻的询问的语气已经从随意变得尊重起来。

  “未来的主基地设在哪?”

  “百仞滩。在文澜江的下游地区。”

  “想要最近的话就是博铺港好了。”蒙德想了想,“博铺港实际就是文澜江的河口,在港口分类上是河口港,这里长期是海南岛和大陆进出的要津,也是天然的避风港。该港的中心深水槽的能有6-7米深,但是港内沙洲纵横,锚地很小。”

  “这个深度足够万吨轮了吧?我记得吃水7米左右。”

  “没错,如果是浅吃水型沿海杂货轮还能更浅一点。问题是我没有当地水文资料――不对,是没有明代的水文资料。而且即没有引水员,轮机人员再是凑合的话,就算是现代化的港口也靠不了岸――现代很多船只入港靠码头的时候,也是用顶推船把它‘推’靠上去,我这样的操船水平,船进港之后不坐滩不搁浅就是RP大爆发了。”

  “轮船少说得好几千万吧。花几千万搞个大和旅馆?”

  “其实我的建议是用驳船。平甲板或者敞口驳船都可以。”蒙德大胆的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华丽,被众人一致鄙视的建议。不过他视而不见。至少在他的专业领域,还没发现谁是内行的,这大大的壮了他的胆气――说错啥也不会被人狠拍了。

  “是用拖轮拖的?那不是在河里的跑的吗?”

  “我说的是海运驳船,一般是用在沿海地区,载重吨在1500-8500吨之间都有,有一些驳船是有动力可沿海短程航行的。这种船吃水非常浅,1500吨的吃水不过2米。”

  一艘典型的自航甲板驳船性能如下:

  实际载重:1500吨

  总吨:1411吨

  净吨:342吨

  总长:61米

  型宽:13.6米

  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