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长崎遗事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 长崎遗事

第(3/3)页

做了赔款给夷人。这样一来,官府还会继续盘剥百姓以凑足给江户的资金。

  这一下,长崎百姓的怒火就转向了那些清国商人。但唐人屋敷周围终日有卫兵把守,平民百姓根本无法接近;所以试图抗议的一群长崎百姓刚走到十善寺的山坡下,就被闻讯而来的守卫给轰了回去。

  可怒火总是要发泄的。

  两天后的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席卷了整个唐人屋敷。

  此时“中国大院”内除了百十名尚未完成货物交割的清国商人和水手外,其余清国商人已经匆匆离港。

  所幸这场大火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仓皇逃离的清国商人和水手根本无力扑灭。偌大的“中国大院”最终化为一片白地,只有东南角那座关帝庙神奇的幸免于难。

  在雷神号离开的十五天后,江户城在府的另一名长崎奉行土屋正延终于抵达长崎,奉命处理善后事宜。他在第一时间便看到了户田氏孟的遗书。

  在这份遗书中,户田氏孟痛陈了此次事件中岛国方面反应不力的事实。“是日,晴。彼等以巨舰通过佐贺藩兵所警备之冲两番所。藩兵对此拱手旁观。此处本应有八百余人警备,但由于惯于泰平之世,仅有一百四、五十人警备……对北海夷人之无理要求,命令佐贺藩烧打其船。然对方船坚炮利,铁炮凶猛,竟可连珠发射……”

  由于冲两番所的驻防藩兵严重缺额且举措不力,户田氏孟在遗书中向幕府建议今后的长崎奉行应由拥有众多部下的“大身国持”出任。

  自奈良时代起,岛国朝廷将天下划分为六十六个令制国。那些领地没有覆盖到一国但却是国主大名的,即为“大身国持”。以仙台藩为例,其领地不到陆奥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但规模产出却在幕府外样大名中排名第二。

  (伊达重村:“怎么又是我?”)

  在经过土屋正延的严密调查后,江户幕府在一个月后作出了以下处分:

  佐贺藩主松平(锅岛)肥前守治茂,由其名代(大名代表)前往老中田沼意次的江户役所,就其守备兵远远低于定额,忽于职守,大败亏输一事做出解释。

  两个月后,幕府解除了佐贺藩当年的警备任务,由福冈藩接替。

  彼时幕府内部有一些人开始高喊要实行除清朝、荷兰之外的“异国船无二念打拂令”,但被老中田沼意次所阻止。

  “田沼时代”实行的是类似于荷兰“柯尔贝尔主义”的重商主义措施。在田沼意次看来,要解决幕府自德川吉宗时代就积累下的庞大债务和赤字,唯一的途径就是积极利用商业资本,扶植财政。他为了促进长崎的贸易而缓和了一些规则,同时输出铜和海产替代大量外流的金银,以促进金银的输入。

  虽然现在关东和陆奥在闹大饥荒;虽然某些官员“有点”腐败(腐败横行);可这些年幕府的财政危机在自己领导下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所以对于驱除外国船的提议,在幕府内部最后也不了了之。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