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割土求和镇渤泥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一章 割土求和镇渤泥

第(3/3)页

监视仙台藩的作用。

  何喜文盘算的很清楚,西边的三个苏丹国被废黜了,北面占了三块区域,下一步再把南面的马辰苏丹国和东部的库泰苏丹国搞定,如此一来,婆罗洲就基本上收入囊中。至于内陆的那些土著势力,留待以后慢慢收拾。

  实际上北海镇想要吞并婆罗洲会经历很长的时间跨度,光是沿海地区没个一二十年根本搞不定,足够何喜文为之奋斗一生的了。

  面对不同意就开炮的威胁,穆罕默德.达祖丁父子俩召集手下大臣开会商议,权衡再三,还是没有勇气和城外的北海军开战,最后只得忍痛同意割让对方索要的四个区域;不过他们也提出要求,北海镇要对文莱提供军事庇护。

  1794年1月5日,何喜文代表北海镇和穆罕默德.达祖丁在“南华一号”上签署了协议,文莱苏丹国同意割让砂劳越、诗巫、民都鲁、纳闽岛四个地区,以换取北海镇的军事庇护。

  双方约定,北海镇将派遣军官,为苏丹训练一千人的新式部队,并出售一批包括火帽击发枪和12磅炮在内的武器;双方的贸易船只在彼此控制的港口内享有关税减半的待遇。

  此外,文莱苏丹国不得向北海镇的控制区域内派遣人员进行传教活动,一经发现,北海镇有权立刻逮捕,并按照相关法律处罚。

  “大哥,这么好的城镇,要是开炮给毁了,未免太可惜了!”

  “是啊,也不知道那座王宫里什么样。大哥,不如你跟赵王说说,把这里赏给咱们兄弟得了。”

  协议签完了,北海军也该离开了。铁杆心腹黄忠仝和梁文英陪着何喜文走到甲板上,眺望着远处石墙后面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不禁发出了感慨。

  黄忠仝四下瞟了一眼,见执勤的士兵都站的很远,这才低声劝道:“文英,这种玩笑话以后还是烂在肚子里的好!”

  梁文英跟了何喜文十几年了,跟黄忠仝交情也不错,私下说话没什么顾忌,于是满不在乎的道:“黄哥,你这也太多心了吧?咱兄弟辛辛苦苦替他打下这座大岛,赏个土王的宫殿住住还不成?”

  何喜文忍不住了,回头狠狠瞪了一眼,轻声呵斥道:“你懂个屁!自古的皇帝都一样,阮主当年还跟咱们称兄道弟呢,你再看看后来。记住了,犯忌讳的事决不能干,提都不许提!老子还想着回广州买个大宅子,以后回去养老!”

  梁文英“噢”了一声,心里却颇有些不以为然。北海镇占了这么大的地盘,让自己这些打江山的住好点怎么了?

  黄忠仝决定换个话题,于是道:“大哥,喜扬快学完了吧?”

  “快了!一晃转眼都两年了。他上回来信说,要跟船去一个叫金门的地方呆半年,叫什么实习期。”

  两人谈到的是何喜文的长子何喜杨。何喜文有两个儿子,长子何喜杨与次子何喜养。这要是不知道的光听名字,还以为爷仨是兄弟辈的。

  三年前何喜文投了北海镇后,由于担心他变成“三姓家奴”,邓飞就让何喜杨去了北海镇的少年军校读书,而次子何喜养因为年幼,便和其他家眷搬去了柑棂澳居住。

  何喜文不傻,当然知道邓飞此举的用意。不过邓飞也画了个大饼,说等读完三年军校出来就是中尉,跟船干两年大副,再当一年的见习船长,肯定升职。往后只要不犯大错,一步一个脚印,早晚会跟郑文显他们一样,当上分舰队司令。

  行了,何喜文觉得老子能当官居一品的总督,长子能当分舰队司令就很知足了,小儿子今年才五岁,以后就让他走文职。自家只要紧紧跟住赵王,替他看住婆罗洲这块宝地,三代富贵唾手可得。

  梁文英插话道:“金门在哪?名字怪好听的。”

  何喜文道:“离咱们这里十万八千里呢,在大海的另一头。”

  梁文英恍然道:“头些天咱们去新埠头,军管会的人在那立牌子招矿工,莫非就是为这事?”

  “十有八九。听说那里的气候不冷也不热,地方比婆罗洲大多了,以前都是西班牙人的地盘。”

  黄忠仝听到这里陷入了沉思,他这两年在南洋各地刺探情报,各方的态势基本上一清二楚。北海镇在大海的另一头跟西班牙人抢地盘,会不会影响到南洋这边呢?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