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云中鹤破纪录!井中月分娩!_史上第一密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7章:云中鹤破纪录!井中月分娩!

第(1/3)页

  这个世界的科举考试和中国古代大致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唐朝的科举大致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但是还细分了很多科,比如明算,明法等等,颇有专业色彩。

  尤其明经科,简直是地狱级难度,不但要死记硬背,把所有要考的书籍全部背下来,还要写时务策,还有经义解读之类。

  宋朝的科举考试,差不多算是自由度最高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几乎都不考了,甚至连诗赋也取消了,只有时政问答,再从四书五经中挑出一句话,写一篇文章即可。

  而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则是自由度最低的了。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八股文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而云中鹤此时处于这个世界的科举考试,依旧是采取大夏帝国几百年前的制度。

  算是唐朝时期明经科和进士科的结合,但又没有那么细分。

  第一天靠帖文和经义,成绩占比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什么是帖文和经义呢?

  就是死记硬背,所谓的帖文就是填空题。

  随便摘取四书五经的随便一段话,摘掉几个字,让你填写上去。

  又或者写出一段话,问你出自那本书的那一部分。

  看上去好像很简单是吗?

  但是四书五经总共加上去,整整几十万字呢。

  你以为光考四书五经就行了吗?不是这样的,帖文的考试内容每一次都在增加。

  帝国出了某个伟大的皇帝,他总要写一本书吧,总要留下什么不朽著作吧?

  比如南周帝国的太上皇,牛逼不?牛逼。

  他快要退位的时候,就写了一本《南天录》,字数不多,九万多字。

  如今万允皇帝上位了,也要写一本书吧,《北语》,字数不多,十一万。

  太上皇天衍皇帝在位的时候,正是南周帝国中兴,并且快速崛起的时候,征战南蛮,为帝国扩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而这本《南天录》写的便是这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是多少多少年之前,我们的人民就曾经在那里生活过了,所以我们南周帝国打下这片疆土是天经地义的。

  所谓自古以来这便是我们祖宗的土地,我大周只是拿回来了而已。

  为了彻底占领这片土地,天衍皇帝就要写成一本书告诉整个天下,这是一片什么土地,有什么故事,就是要让天下万民对这片新土地产生热爱,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且愿意付出生命去保护这片疆土。

  意义重大不重大?当然重大。

  有了这本书,我们就拥有了征战并且占领南蛮这片土地的大义了啊。

  所以,科举考试当然要考。

  如今万允帝登基了,转变了帝国战略,从南下转为北上,要去参加天下争霸了。

  那么这本《北语》,就是说北伐的意义是何等重大?对整个帝国,对整个天下,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北伐不是为了私人野心,而是为了天下万民啊。

  所以有了这本《北语》,南周帝国也就有了北伐的大义了啊。

  你说重要不重要?科举要不要考?

  所以这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已经从原来的不到十本书,发展到现在的二十三本,总共一百五十几万字。

  也就是说,你想要把第一天的考卷全部都答对,你要把这二十三本书,一百五十几万字全部背下来。

  就问你变态不变态,能不能做到?

  对于几乎所有的考生来说,几乎背吐血了都做不到啊。

  那么这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总共有多少道题呢?

  二百道!

  你没听错,二百道!

  整整十张大考卷。

  这是题海战术啊,要淹死你的啊。

  所以科举考试,第一天最变态,想要靠满分?你想都不要想啊!

  第二天科举考试的内容最重要,成绩占比百分之五十。

  总共三道题,全部是时务策,两篇短的,二百多字左右。一篇长的,八百字左右。

  长的这篇策论最重要,甚至占第二天考试成绩的全部,那两篇短的只是帮助考官对你的才华进行全面的评估,起参考作用。

  所以能不能中举,完全看第二天。你要是策论写得不好,那直接回家吧,这次考试你没有希望了。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策论最考验一个人的执政能力,眼光和视野。

  一天之内,要写出三篇策论,这难度也是超级大的了,很多考生第二天考完之后,能够直接瘫倒在地。

  科举考试三天,第一天最变态,第二天最重要,那第三天呢?

  第三天最浪。

  因为第三天考的是诗赋,通常只有两题,按照题目,写一首诗,一篇赋文。偶尔可能还会有第三题,写一首词。

  但就算是三道题,加起来字数也没有多少。

  但是这也最考验天赋,才华,情怀。

  虽然第三天诗赋考试占比不高,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

  但如果想要中前三名的话,这第三天的考试又极度重要。因为所有的考官都觉得,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胸怀,便是诗赋。

  你这个人的诗赋不行,那就证明你胸怀不行,你格局不行,你格局不行的话?怎么能够夺得解元或者亚元?

  南周帝国总共十九个行省考区,沧浪行省因为人才实在太多太多了,所以录取人数也稍稍多一些,但是也从来都没有超过一百个。

  最多的时候九十六个,最少的时候八十个。

  那么参加沧浪行省乡试的人有多少?

  今年是三千五百多人,录取率不足百分之三,要知道能够参加乡试的人本身就已经是精英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秀才。

  只有云中鹤这样的败类是因为贵族出身,所以得到了太学监生的功名。类似这样的败类是不敢来参加乡试的,那样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要容纳三千五百多人考试,所以可以想象这个贡院有何等巨大了。

  三年一次的乡试,绝对算是整个江州城的最大盛事,重视级别可比后世的高考牛逼多了。

  这三天时间,所有的事情都要为乡试让路。

  从总督府,到郡守府,再到知县,几乎全部上阵,确保整个乡试的顺利进行。

  不仅城防军出动,甚至驻军也要调派一部分,来到贡院维持秩序。

  ……………………

  “来了,来了……”

  云中鹤刚刚出门的时候就发现了,他家门站满了人。

  “敖玉竟然真的去考场啊?他为啥不装病啊?为啥不装死啊?”

  云中鹤一听,顿时不高兴了,我为何要装病装死啊?

  这也难怪啊,因为一直到昨天晚上,他还在背书呢?

  就你这样还考个屁啊,要考的总共二十三本书,一百五十几万字,你背十年也背不完啊。

  就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你就彻底完蛋了。总共二百道题,你能蒙对五道题,就算是你牛逼了。

  第二天,第三天的考试就更别提了,能看懂题目都算了不起了。

  你敖玉从头到尾,拢共就读了不到四个月的书吧?去考村头的幼儿启蒙还差不多,还想要中举?还想要夺前三?做你的春秋大梦吧。

  不知道现在连江州的赌馆都不敢开盘了吗?

  就算赔率一百,也没有人敢押你赢啊。

  “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废物啊,这样的场合都敢去,真不怕丢人现眼啊。”

  “还写《石头记》呢?天一书局的人都已经爆出来了,那本书就是祝兰天大人写的,借敖玉之手打击敖鸣而已。”

  “就他这痴肥蠢傻的样子,只怕连《石头记》里面的字都认不全吧?还写书?”

  “《宝玉和一百个美女的故事》那本书都不是他写的,他连这样的大毒草都写不出来。”

  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敖亭那边派来的吧,算是在进入考场之前,对云中鹤进行最后的精神攻击。

  云中鹤一路去考场,这几百人就一路跟随,一路谩骂讥讽。

  一直到了贡院前面,所有非考生都不能进入了。

  此时,三千多名考生都已经来到贡院之外了,天还没有完全亮。

  整整几千名士兵,把守贡院的每一处地方。尽管天气炎热,但还是有很多考生瑟瑟发抖,因为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啊,太紧张了。

  云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