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司马颖的想法_大晋太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司马颖的想法

第(2/3)页

果上差强人意。因为司马季上疏的时候,关中已经打了几个月,整个关中百姓都知道齐万年造反,能跑的已经付之行动,洛阳的圣旨还没到,汉中就已经人满为患。

  这些百姓的动作远比司马季的推算快的多的多,这就要归功于汉末以来的百年混战了。晋朝灭掉吴蜀也就二三十年的功夫,这段时间不足以让百姓忘记怎么躲灾。汉末以来各种势力混战,一个人要么当兵加入到混战当中,要么学会如何迁徙躲避灾祸,失败者都变成白骨,现在活下来的都是胜利者。

  祖辈父辈流传下来丰富的应对经验。晋朝流民的特点是有严密的组织,他们并非一家一户,零零散散地外出逃难。在这个时代,司马季派出去的幽州商队,都不可能完整无缺的回来,大江山野当中,盗贼多如牛毛,石崇那种角色也不少,他都知道古代到底是什么德行,每天生活在基层的百姓会不知道?

  独在外流浪等于送死。流民都是以宗族为单位,动辄数百上千,公推能力过人或者德高望重的长者为首领,统一号令,内部有明细分工,实质上是一个个全民皆兵的军事团体,这其实就是南北朝时期坞堡的前身。

  司马季建议朝廷立刻下令封锁蜀道,立刻就被采纳,相比流民的性命,朝廷更关注全局的稳定。巴中、蜀中,内有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平原,外有蜀道天险,易守难攻。绝对不能让益州被流民冲击。

  速度远没有躲灾都快成本能的百姓更快,这一场朝廷和百姓的较量当中,迁徙的百姓取得了完胜,用实际行动把连同燕王司马季在内的朝廷鹰犬狠狠嘲笑了一番。

  统领洛阳禁军平乱之后,司马季对关中一点不了解,根本不知道已经少了不少百姓,加上着急回到蓟城,没呆多长时间就拍屁股走人,还自认为自己解决的很不错。

  现在燕王的画皮全被司马颖拆穿了,只不过他没想到找司马季算账,而是先把梁州刺史罗尚找来,询问汉中现在到底有多少流民。

  罗尚现在已经年近五旬,就已经成为一州刺史,这个年龄其实在晋朝的刺史当中,倒不算是多么高龄,他在幼年时就成为了孤儿,被叔父罗宪抚养长大。罗尚善于撰写文章。最初被荆州刺史、建威将军王戎征召,与刘乔共同担任建威参军,王戎很信任他们。

  太康元年,在晋灭吴之战中,王戎派罗尚与刘乔共同协助平东将军王濬进攻吴国重镇武昌,吴国的江夏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虞昺都投降。

  “当初剑阁被封锁,堵住了南下的流民,现在云集在汉中的流民有三万多户,这些流民和本地的百姓时常争斗,这一点我也知道,可是没有朝廷首肯,我也没有办法。”罗尚听了司马颖的询问之后,也是一样的无可奈何。

  这些流民停留在梁州,罗尚心中当然也不愿意,可现在关中还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