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流放沈州_大晋太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九章 流放沈州

第(2/3)页

严肃的场合就不能扯淡?非要燕王看不下去了,亲自开口帮衬?

  司马季开口之后,几乎就明确宗室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也给了其他宗室诸王一个信号,马上他们就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大晋最高学府的学子,你们已经被抛弃了。我大晋现在需要一种更为适合这个王朝的思想。

  梁王司马喜首先发难道,“既然没有忠,也就没有所谓的孝。如果国子学和太学都是这种俊才,那江南乱兵起势也就一点不奇怪了。全都是顾小家舍大家的俊才,在各地州郡只会为自己的家族服务,是不是只知道郡守是谁?不知道大晋天子是谁?”

  司马季冷眼旁观,司马喜的话一部分其实也是对士族高门发难的,在大晋这都属于国情问题,不过自从他打进洛阳之后,这种情况其实已经减轻了很多,如果说之前大晋士族高门有十个,现在至少有七个都已经被弄死了。

  至于说一些百姓只知道当地的士族高门,不知道大晋天子姓什么,司马季是完全相信的,天下这么大,出现一个与世无争,没人知道的村落在正常不过。桃花源记当中就有这么一句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写桃花源记的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是门阀最为鼎盛的时候。

  “如果只强调孝,不强调忠,这种所谓的俊才不要也罢。”武陵王司马禧紧接着赶在梁王之后发难,随后引起一众藩王附和,“就如同法家所言,我们大晋的国子学和太学,竟然培养出来了一批对民间毫无了解的俊才,难怪各地乱象频出,如此多的人被司马颙蛊惑。”

  谁都知道河间王司马颙,是被司马季攻破邺城之后处死的,这些藩王表态还不忘记拍司马季的马屁,同时也是表明他们和燕王是一个阵营的。

  连续有藩王不断出言发难,把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国子学太学学子弄懵了,怎么瞬间他们在大晋最高学府的学子,就成了不切实际的人?前一天他们还是国之栋梁,现在就不切实际了,这转变简直令人不能接受。

  “事到如今,也不需要在辩论了,乱象频生,说明各地出现了能够和朝廷对抗的势力,无为而治、休养生息?都不如建立持续,明确法制更加重要,只有恢复朝廷的权威,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不知道在座朝臣同不同意本王的说法?”司马季最后站起身来张口对其他人进行询问道。

  “燕王说的是!”王衍、王戎、王浚、孙旂等人全部站起来躬身道,其中王衍王戎是琅琊王氏,王浚则是现在太原王氏的首领,太原王氏被司马季在并州给了一下之后,现在已经是王浚作为太原王氏的代表,至于孙旂则是皇后羊献容的外祖,身体还算硬朗,比羊献容被司马颖吓死的父亲羊玄之强多了。

  得到了想要的支持,站在玉阶之上的司马季居高临下的看着下方泾渭分明的两群人,一方仍然面不改色,那是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另外一群人则满是局促不安,他们都是国子学和太学的学子,诸王纷纷表态,他们也明白了真正掌权者的心思,自己这群人就是在大人物面前表演的猴子,现在戏已经收场了。

  之前他们还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一个早已经毫无影响力的学说,怎么可能是他们这些饱读诗书俊才的对手。确实正常情况下法家也应该不是对手,可要看掌权者希望谁赢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