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准备捞金_飘动的导游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准备捞金

第(2/3)页

卖得怎么样。好的话就批量做。”陆川说。

  “这个好啊,有设计就没有做不出来的。我回去就给你问。我说你小子哪来的精力?还有时间搞这个设计?”方恩旋问。

  “想法是早就有的,以前上团时晚上没事琢磨出来的。后来回学校后又拿出来完善了几个地方。现在觉得可以做了。”陆川说。

  “行,做哇,我挺好奇。”方恩旋说。

  送走了方恩旋,陆川直接去找刘涛,把自己做棍子的想法说了出来。刘涛到是挺感兴趣。他和陆川两人把网上能找到的相同材质的双节棍一一比对了一遍,几乎都是打孔穿绳式的结构,和木棍差不多,但多数因为结省加工成本而没有做出合理的锥度,因为用起来配重手感都不如有锥度的木棍。陆川把自己的设计图拿出来给刘涛看。他的设计中独特之处在于,以工程塑料在外层包裹物,整体质量大幅下降,棍体内部中空设计,将来灌注高密度橡胶,棍尾加一个圆弧形底坐,棍头处用304不锈钢做环与橡胶一同浇注入棍身。棍绳部门可以自由加挂钢链或者伞绳,这样就节省了穿绳或上链的麻烦。

  刘涛对此项设计颇感兴趣,对于试做一事,与陆川一拍即合。当天他就给南方的供货商去了电话,打听有这种加工能力的工厂,没隔几天,南方回信说找到了一家代工厂,同意试做。于是,陆川和刘涛带着图纸一同南下与工厂见面,商量样品制作的事。根据厂方的意见,总体设计制作难度并不大,唯一难点在于用于注模设计和棍芯橡胶浇注问题。厂家建议棍芯用钢筋代替,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但棍体质量要增加15克左右,但陆川坚持要用像胶,其目地是为了增加棍体受到外力撞击后的变形吸能效果。经过几翻讨论,最终决定两种设计方案各试做50副,最后以实际情况决定用哪一种。

  谈妥之后,双方签了加工合同,此时陆川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第一次派上了用场,他从厂家提供的合同中找出数条有霸王条款或陷阱的条款内容,有效地为以后合作规避了风险。合同签订后,付了订金,两人回到呼市。加工周期大概三个月。在此期间,陆川一方面到王教授推荐的事务所熟悉工作,一方面利用业务时间进行市场调研,他走遍市里各大公园、广场,也去过不少有双节棍课程的武术道馆,结识了不少练棍的人。经过一翻统计分析,最终制定了一套可行的营销方案。

  三个月后,订做的100根样品棍到了。陆川迫不急待地打开包装,一手一副地欣赏着自己的设计。这可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自己设计的东西变成实物,那种喜悦不亚于毕业后拿到资格证。

  接下来,他和刘涛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性测试。测试项目包括棍身硬度、旋转时重量均匀度、表面防滑性、棍环处的结实程度、换绳与接钢链的便捷****环境下棍环处的结实程度等等。经过性能测试和成本核算,最终认为橡胶芯棍性价比略优于钢芯棍。接下来,他俩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棍友联谊会,在会上着重介绍了这两款棍子,提供了近七种测试项目,现场邀请棍友上手测试并提供测试评价。经过这场联谊会,两人决定对橡胶芯款的棍子进行量产。随即与南方厂家签订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aishulou8.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